早在2001年便传言即将上市的金山公司,终于在今年8月份被证实已通过香港证交所上市聆讯,融资目标2亿-3亿美元。
就像一个完整的章回故事,所有的主角都找到了自己的结局,尽管最初的主人公经历最为曲折。
继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对外证实公司香港主板上市后,2007年8月中旬,来自香港证券市场的公开报道称,软件和网络游戏开发商金山已通过香港证交所上市聆讯,证明金山通过了上市前的评估环节,计划融资2亿―3亿美元,其上市保荐人为雷曼兄弟和德意志银行。
但由于受港交所法律所限,金山对有关上市事宜均保持缄默。
与很多公司成立两年即顺利上市的历程相比,金山“上市”说法从2001年甚至更早的时间就开始有之,而上一次传闻是路透社2005年报道的金山可能于2005年第三季度登陆纳斯达克的消息,但随后亦不了了之。―――经过六年的上市传言后,金山终能修成“正果”,尽管其中包含了酸甜苦辣等各种滋味。
“死”过一次的公司
现在雷军的“每一次付出不一定有结果,但持续的付出一定会有结果”已经成了许多人创业时的座右铭。而对于很多人来说,金山的故事因为包含了“坚持、民族自信、曲折的峰回路转”等众多元素而对其颇有心理上的认同。
1988年,还是普通技术人员的求伯君在宾馆的出租房间里凭借一台386电脑写出了WPS1.0。5年间,WPS在中国几乎成了电脑的代名词。
1994年,WPS用户超过千万,占领了中文文字处理市场的90%。同年,微软Windows系统在中国悄然登陆。金山与微软达成协议,通过设置两者都可以互相读取对方的文件,也就是这一纸协议,成为了WPS由胜到衰的转折点。
1995年,在微软中国挖走几名国内软件人才后,金山创始人求伯君拒绝微软的75万美元年薪的加盟请求,谈到拒绝的理由,求伯君回忆道,“第一、微软的态度比较傲气,给我的感觉是,要仰起头才能看到他们,他们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好好干,到我们这里有前途。’使我难以接受;第二、好多朋友劝我,你这杆大旗可不能倒。”
“微软Office能做到的,我们WPS也能!”“挑战微软是吃力的,但金山没有也不会停止这种挑战。”―――这一举动激励了很多同时代的青年人。
求伯君随后卖掉了公司奖励给他的别墅,筹措了200万元资金,继续埋头开发更高一级的WPS,随后1997年,新版WPS97面世。
虽然求伯君事后笑称,做的时候没想着说要跟微软干,没想到那么崇高的层次,就是想微软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好,而且不卖房子继续研发就没什么出路了。―――而作为一家“民族”公司,金山一直被大众赋予更高的要求。
而且随后的几年,也一直是微软与金山在软件市场上情仇交织的岁月,包括例行的政府采购PK,其中标志性事件包括,2001年12月28日,WPSOffice取得北京市政府大规模软件采购最大订单的金山软件公司,在与微软的较量中获得历史性胜利。
然而,微软突然将MSOffice沿用多年的兼容WPS的功能抹去。DOS和WPS格式的中间桥梁完全断开,MSOffice用户从此无权享用微软之外的任何其他办公软件。这对当时的求伯君和WPS是个致命的打击,市场份额一度下滑到接近于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