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尔工业园于2001年9月18日在大连出口加工区奠基,2001年12月29日正式竣工投产。大连海尔工业园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每年可生产100万台冰箱、100万台空调、300万套工装钣金和注塑件。大连海尔工业园自2001年建厂以来,不仅带动了大连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产业调整和发展,还带动就业3000余人。
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进出口集散地,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大连为所有来大连投资的企业创造了优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为海尔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大连出口加工区为区内的企业产品出口制定了优惠的税务报关流程和政策。
在新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政策的带动下,大连海尔工业园将对产品生产布局和产品种类进行调整,抓住机遇,在未来的三年中,计划订单产量比现在翻一番,销售利润比现在翻两番,并不断丰富产品型号结构,这就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市场需求,充分利用东北振兴计划的有利条件。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对东北产业发展的重点布局,将使大连市在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牵动”作用更加突出。尤其是对进出口税务政策优惠,产业结构优化、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改造项目,给予支持。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都为大连海尔基地带来了更大的竞争优势。大连海尔工业园作为海尔集团的重要生产基地,肩负着产品出口外销的重任。在《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实施以后,大连海尔的出口生产将从政策、设备、技术交流等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收益。
机遇与挑战并存。《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在推动大连海尔基地不断发展的同时,同行业的竞争也就更加激烈。在家电行业“微利”的时代,大连海尔方面表示,必须依靠《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有利条件,大力发扬“创业、创新”的精神,通过不断的创新经营,创造中国的世界名牌。
东北地区依靠雄厚的工业基础,在设备制造、数控技术和船舶制造上具有强大的优势,作为家电行业的海尔,可以充分借鉴这些大型国有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成果,不断优化自身的生产结构和销售渠道,通过完善的产销联合,不断取得更大的成绩。
通过大连海尔工业园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同时,也通过相关配套产业的不断优化和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大连海尔工业园的发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信息已经变得触手可及,产业间的相互交流也变得更加方便和全面。提升传统工业水平,就应该把握住信息化时代的脉搏,抓住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无限机遇,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增强同产业、不同产业间的相互交流,向国内外行业龙头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在信息化时代,实现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不断振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