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读名人传记,喜欢寻觅商机,喜欢愈败愈战、愈战愈勇的人生巅峰感觉。9年前,高军满怀希冀从湖北省天门市的一个乡间小镇来到深圳打拼,一次次碰壁,一次次绝望,终于守得云开日出,在蔬菜配送这个不起眼的行当里,铸就出自己的千万身家。
上学开店:第一次市场冲浪
1988年,在湖北天门中学读高三的高军决定在学校附近开一家书屋,利用课余时间做点生意赚钱。父母被村里人树为当时最苦最累却又最为心疼儿女的榜样,小高军想挣点钱补贴家用,缓解父母的生存压力。
当时,高军见偌大一个中学周围竟没有间书屋,一个念头顿时在他的心中萌芽,他筹划要开间书屋,并在纸上反复列出开店计划:1、资金筹集;2、选址;3、采购书籍;4、内部管理。
放暑假那天,高军忐忑地将自己的创业计划书递给父亲。经常利用农闲时间做点小生意的父亲倒也开明,可计划书上的1500元启动资金可把他难住了,没钱啊!父亲发现儿子长大了,决定想办法给儿子筹钱。那些时日,父亲更苦更累了,他在家门口的溪河里捉蟹、虾,拿到镇上卖钱;买来黄豆做手磨豆腐沿村叫卖;甚至步行数百里到河南贩卖毛驴,想尽了一切可能赚到钱的招数……这年年底,取名“博览”的书屋终于开张了。书架上的图书,是高军带着商业眼光,长久观察同学们的阅读习惯挑选的书籍,以中外名著和部分回收的高考模拟试题、考试参考书为主,畅销期刊也占了部分比例。
时日不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博览书屋红火起来。一个月后,高军惊喜莫名地关着门盘存收支情况:除掉房租、税金、人工、书籍折旧等一切开支,账上多了足足300多元的纯利。三百多元,这个在当时颇为惊人的数字,使高军禁不住狂喜,美滋滋地想着挣钱的方式是如此简单、美妙!
为了降低采购成本,高军利用周末到天门市的各个再生资源回收站“淘书”,以每斤2毛钱的低微价钱买回来,然后将这些残破旧书修补一番,然后摆上柜台租售,利润比卖新书还丰厚……这年,高军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了,已尝到经商甜头的他无心复读,一心想把书屋生意做大。
1992年,高军的博览书屋从天门市开到湖北沙市,有了3家分店,员工由一人发展到14人,书店的净利润每月保持在2000元左右。手里有了钱,高军帮家里还清了旧账,给父母建了一幢小楼。
不知从何时起,高军有心事了。他认为凭自己的头脑,在家乡肯定能做到一辈子衣食不愁。可是仔细想想,除了书屋盈利之初的淋漓快感,却看不到更远的前途。街头的书屋日渐增多,利润已经很保他决定南下深圳,到特区闯荡一番。
品味深圳:“草根一族”的艰辛和快乐
这年年底,高军将生意托给弟弟打理,只身带了1000元钱,南下深圳。
虽说当时的深圳遍地是就业机会,可对没有学历、专长的高军来说,工作太难找了。几十天下来,他住便宜小店,吃方便面,喝凉水,尽可能省下每一分钱。
就在高军准备打道回府时,深圳白石洲一家私营小制衣厂录用了他,月薪400元,总算有了个落脚的地方。
为了学到一技之长,高军抽出时间参加电脑培训班学电脑。他把身上仅有的300元钱交了学费。培训开课时高军才发现,教室里仅有几台电脑,几十个学员得轮流上机。老师的理论课讲得飞快,学员尚没听明白,他就讲到下一个章节去了。有学员提问,老师就埋怨学员太笨,高军凭直觉认为这个电脑培训班不地道。一周后,高军和其他学员如往常一样来到这个设在住宅小区的培训班上课,发现竟是大门紧锁,人去楼空。大家明白被骗了……仅有的一点伙食费日日见绌,出粮的日子还远着呢,怎么办?此时,为了帮高军渡过难关,宿舍的工友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每天去工厂食堂打饭时,几个小伙子用上了最大的碗,然后匀出部分饭菜给高军,以省下他买饭的钱。
这年春节,手里没钱的高军为了节省路费,打算不回家。可快到春节时,思乡情浓的他熬不住了,他买了张短程车票混上车。为了不让查票员发现,一有穿列车员制服的人走过来,他就躲进洗手间。一个晚上下来,这样的举动他重复了十几次。
家乡的朋友以为高军肯定是衣锦还乡,见他那个落拓样难免笑话他,高军涨红着脸对朋友们发誓:再也不到深圳那个鬼地方了。很快,温馨祥和的春节过去了,村里的年轻人打起背包纷纷南下,高军见状有点轻蔑,有没有本事都往外跑,外面的钱好赚吗?
杏花春雨的时节来了。淅沥的雨丝悄无声息地荡涤着高军的心,在深圳打工的点点滴滴浮上来,他开始想起深圳的蓝天绿地鲜花,遍地的私家车,满街的俊男靓女,造型别致的高楼……高军血液里那种不服输的倔劲涌上来,凭什么我做了深圳的逃兵!
卷土重来:轻松当起了二房东
这次南下深圳,高军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出了深圳火车站,他安顿好行李,便直奔人才大市场求职。职位空缺倒是不少,可招聘单位要求要有相关学历及工作经验,高军分外气馁。中午午休时,高军吃着盒饭,听三三两两的人交流求职心得,有个小伙儿说自己住的是10元店,这种店如何便利、省钱……10元店?一个念头攸地在高军的脑海激荡:这可是个赚钱的点子!别人能开,我也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