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旧帅杨伟强离开TCL电脑不到一个月,新帅杨建荣已悄然展开策略性调整。昨日有消息称,TCL电脑内部已宣布了大规模裁员决定,裁员幅度将超50%。
《第一财经日报》昨天从TCL电脑内部了解到,公司近期对各部门重新定编,其中市场部和研发部调动最大。“精简机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是本次调整的主要目的。”TCL电脑市场部负责人否认大幅裁员的说法,仅表示,近期有部分员工离职,但没有具体说明离职人员所占比例。
收缩减负
据媒体报道,此次裁员幅度最大的是研发部门,该部门的高峰时期拥有300多位研发人员,目前仍然有100多位员工,大幅裁员后研发部门只保留三分之一的人员。
“被确定裁减的员工最近正在办理离职手续。”TCL电脑内部人士证实了研发部门的裁员幅度最大,但没有透露具体人数。该内部人士表示,近期公司的策略性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负,迅速改善TCL电脑的运营状况,度过这段因公司高层变动而带来的低潮期,再伺机出动。
杨伟强的离职不仅影响到TCL电脑公司内部,同时也影响到TCL电脑渠道商的信心。为此,财务出身的杨建荣在上任后不久,就发出了一封公开信安抚渠道商。TCL电脑市场部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调整和务实的做法已得到渠道商的认可,产品销量也在改善过程中。
TCL集团(000100.SZ)8月上旬发布的2007年中报显示,2007年上半年TCL共销售了30.2万台电脑,同比下降20.8%,销售收入8.66亿元,同比下降了30.7%。TCL集团方面表示,销售收入下滑主要是因为台式机市场均价及公司电脑产品销量下降所致。唯一比较好看的可能是电脑产品的毛利率达9.7%,同比略有上升。
继续做大成难题
这已经是TCL电脑在短短一年半时间里的第二次收缩。
去年10月左右,因TCL集团年初承诺的3000万元市场推广费用中途告吹,导致TCL电脑去年下半年的所有市场活动戛然而止。随后,杨伟强组建突击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新团队也瓦解,多位中高层相继离职,相当一部分还流失到竞争对手企业。如此巨大的变动,重创了TCL电脑的业绩。
据TCL集团2006年财报显示,TCL电脑销售总收入21.44亿元,亏损5000万元。赛迪顾问分析师表示,从去年10月开始TCL笔记本电脑销量一路下滑,去年底至今年初单月销量已不足万台,而去年10月之前单月销量基本在2万台以上。
2006年初,TCL电脑原总经理杨伟强在电脑业务上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是“转型笔记本、做精台式机”,即:台式机业务保持和超过行业平均增幅,笔记本电脑实现快速增长,力争在未来三年使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份额超过12%。但是笔记本电脑业务的大起大落,让杨伟强所制定的发展战略受到重创。杨伟强也心灰意冷,最终选择了离开。
而由于TCL集团正处于扭亏的关键时刻,集团公司策略是以稳定收益取代规模追求,显然也无力支持TCL电脑今后的继续做大。
Related相关
TCL的九年坎坷电脑路
回想TCL电脑九年发展历程,其不乏亮点,但总在闪亮之后悄然沉默。
1998年,急于进入IT行业的TCL集团总裁李东生派爱将杨伟强拓展电脑业务。杨伟强带着4个人,拿着5000万元开始进军电脑业。
随后,TCL电脑与英特尔结成战略伙伴,在2000年底推出国内第一台采用奔4处理器的家用电脑。到2002年12月,TCL电脑的台式机销量已稳居国内第四,家用PC销售则进入前三强。当时意气风发的杨伟强被业界喻为“奔4少帅”。
尽管如此,由于台式PC厂家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毛利率日趋摊薄,使得当时TCL电脑利润贡献远远逊色于集团的手机和彩电业务。为此,TCL将目标瞄准了利润更高的笔记本电脑。2003年TCL集团收购了北京友邦在线(WINBOOK是其笔记本电脑品牌),成立TCL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友邦在线总经理刘东援继续担任新成立的TCL数码的总裁,开始试水笔记本电脑业务。
不过,此举并不像当年TCL集团介入台式PC业务那么顺利。2004年初由于笔记本电脑业务严重亏损,TCL数码与TCL电脑科技有限责任(惠州)公司合并成TCL电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TCL电脑原总经理杨伟强担任总经理。为振兴笔记本电脑业务,杨伟强特意请来前美格科技执行副总裁俞翠薇来主管笔记本电脑事业部的销售和市场推广。可惜,一山不能容二虎,最终在2004年中,俞翠薇和刘东援相继离职。
随后,TCL电脑干脆将笔记本电脑业务“外包”给了依靠七彩虹显卡起家的世和资讯万山带来的团队,但这一做法同样没有奏效。2005年下半年,万山离职。杨伟强在2005年底召集了一批强有力的笔记本电脑销售团队,但这场战役最终因资金短缺、杨伟强离职而告终。
TCL电脑新帅杨建荣目前面临的难题:在电脑业大格局稳定、产品微利的今天,没有大的市场投入,何来产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