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70后这一代人的代表或者说是代言人,也就是是周迅,或者是木子美,要么就是许知远、徐静蕾;至于闾丘露微、刘国梁、王雷雷(TOM在线首席执行官)、经济学家薛兆丰他们,则只能算是70早,或者是60后。真正的70后,在2007年恰好年满30岁的人中,在中国的政界、商界、知识界已成为行业翘楚的,可谓少之又少。这真是一个值得社会学研究的课题。
但是,毛泽东已在27岁时开始下安源煤矿搞工人运动了,李嘉诚30岁时已有了千万元的资产,比尔·盖茨30岁时已和IBM合作开发了OS/2操作系统,李普曼也是在接近30岁的黄金年龄开始担任《新共和》的领导人……
“我们这一代人,天性的限制无法和80后在个性和创意上比肩,一不小心也很可能成为(20世纪)60年代人的缩影,在身份的确认感上确实显得非常的模糊。”这位重庆中润咨询有限公司的杨春林总经理说。
第一家公司
杨春林没有参加高考,在重庆的北碚的一所工业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那是1995年,她19岁。
也许,正是因为没有在大学里度过4年的漫长时光,她的人生才被宿命般地推上一条快车道,或者换句话说,当其他人在大学里“university”的时候,她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原始积累”.没有人告诉她,她应该怎么做,无论是逃离工厂自己鼓捣小生意,还是进房地产公司做行业中坚,其实她也只是出于一种无意识。不过,回首她走过的10年道路,其他人不得不承认,她赢得了更多的机会成本。
当然,这条道路的艰辛也只能用“不容易”来形容。30岁成为一个开始接大项目的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她同样也显得很疲惫,身体状况的欠佳使她在最近的一段时间一直只能暂时在家养病,准备着下一次的冲刺。她的不少亲戚朋友,现在都在她的公司任职,她也只能往前冲了。没有退路,也没有谁可以依靠。
在当初分配到北碚仪表厂没做多久,她就离开了。先是被朋友看重她的能力在重庆大石坝代理机电产品,之后在20岁时,机电市场不景气,她在人才市场应聘到重庆的某物业公司开始了她的房地产生涯。
在应聘房地产公司的时候,对方要求要“25岁以上、有销售经验、大专以上的学历”。那时候,怯生生的杨春林想想自己什么都没有,只好对招聘者说:我能不能在你这里登个记啊?不过庆幸的是,招聘者慧眼识珠,她进了这家当时在重庆业绩相当不错的地产企业。两个月的培训期下来,和她一起被招进来的一干人中,杨春林的成绩甚至超过了那些大学毕业生,成为第一名。
开始进入开发部之初,个子小小的杨春林跟在人高马大的入行师傅背后,躲着害羞得连话都不敢说,一开口脸就红。很多当时见过杨春林的人对这个腼腆的小女孩的认识都是:好纯啊!
“一年半的时间,我连一张名片都没递出去,”杨春林说,“实际上我那段时间也就是默默地躲在大树后面学习经验。”
但是,当时很多明眼人看到了杨春林,都从这个小女孩身上看到了她潜藏的巨大能量。杨春林说,自己当时进入的第一家公司的老总,虽然没有对自己表示过多的关照,对于自己的能力,甚至连那些说出来就贬值的溢美之词都没有几句,但是能把很多重要的工作放心地交给她去做,现在想想,这些就是对她最大的帮助了。事实上,这也构成了日后她成就事业的第一笔珍贵的财富。
可以这么说,每个人的一生中进入的第一个公司或者所做的第一份工作,就像是他或她的人生河流所依托的河床般,一个正规的公司所构成的早期河床的形状,已为日后奔涌的河流规划好了流向和轨迹。
直到现在离开那家公司很多年了,杨春林仍对当时的那位姓刘的老总心存感激。她说,那是她的黄埔军校。
为什么是她
从那家公司出来后,杨春林说她其实并没有跳槽过多少家房地产公司,但是重要的是,每一家自己走过的公司对自己的行业经验的积累都很重要。
人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方向,然后坚定地走下去。属龙的杨春林的经历恰恰证明了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都应该是慎重的,而且必须是适合自己和不违背自己内心的。只有这样,做起来才有意义;不然,就只是在虚过此生而已。
幸运的是,杨春林走过的每一步都有贵人相助。2003年,杨春林的父亲病危,在重庆西南医院的病床前,父亲在弥留之际,她看着这个平日里严肃的、自己一直觉得有些距离感的父亲竟然是如此虚弱。那一刻,她的父亲已经陷入深度的昏迷,母亲在低低地抽泣,27岁的杨春林突然间感觉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要让自己的母亲过得更好,这个家将来要靠自己来支撑了;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其实是深爱着自己的父亲的,父亲也是爱自己的。
在第三家自己经历的房地产公司,杨春林说,自己该经历的、不该经历的自己其实都经历了一遍。这些都帮助她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本质。到这个时候为止,她知道,自己基本上完全明白了房地产行业,已百炼成钢。这个时候的她,也真正成熟了。
她打工很多年,东南亚、中国台湾这些地方,都是公司出钱去旅游的。虽每个月的收入不菲,但要耽误宝贵的时间,到最后看看自己的积累,却只有5万多块钱。表面风光的工作,为什么没有给自己带来预期的人生?
于是,在打工的同时,杨春林就开始拓展自己的事业。慢慢地,她将自己的公司做出了一定的规模。但她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一个上午,因为没有车,耽误了宝贵的谈判时间。一狠心,当天下午就打电话给自己在银行的朋友请他做担保,几个小时后,杨春林已从车商那里用自己仅有的5万元积蓄,提走了一辆售价18万的阳光车。然后,她又做了一件事情,打电话给一位自己认识的老司机说,师傅,请您给我开车,我一个月给您700块钱的工资。
那时候,她已没有一分钱了。惟一能够让她有这个底气的,是自己已有了第一笔在谈的项目。
几个月之后,公司进项70多万元。杨春林把钱全部提出来,给自己换了一辆捷豹车。这个时候,她的公司已雇佣了几个人。她很清醒,自己不需要很多钱也能做成很多事情,把事情做好,钱自然会找上门来。
3年后的今天,杨春林的公司已进入正轨。而多年来在这个行业的积累,使她做的这个重庆目前房地产市场上还较为缺乏的、能从市场调研直至经营销售全过程控制的咨询公司,在很多事情上能够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而杨春林能够做这样的事,或者说,为什么是她能够做成这样的事?显然,也绝非偶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