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洋品牌的步步紧逼,低价市场成为了国产手机的最后一块根据地。
市场研究公司赛诺估计,2007年600元以下手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国内手机市场的35%,而600-1000元价位的手机则将占到整体市场的25%。照此计算,1000元以下低端、超低端手机将占2007年国内手机市场的60%以上。
手机厂商强推低价战略
“今年TSD已经推出了10多款新产品,而在这些新产品中,千元以下的低价手机占到了将近50%的比率。”TSD市场策划部经理邓伟杭告诉记者,在销售方面,低价位手机占到了目前TSD总体销量的40%左右,并且继续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邓伟杭表示,从产品本身来看,国外品牌的低价位手机为了保持自身的利润,继而功能上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在手机的材质选择上,比如电池容量、屏幕类型等都与他们的主打机型有着较大差距。但是反观国内品牌的低价位手机,不管是在功能上,还是在手机材质的选择上,都与国外品牌的主打机型相距不远,而这就是国产低价位手机的最大优势。
屡禁不止的黑手机,对低价国产手机造成了极大冲击
CECT相关人士则表示,CECT手机定位在中端。具体来讲,就是低端里面的高端和高端里面的低端。面对洋品牌咄咄逼人的气势,CECT采取了功能溢价策略,保证了用户低价可以买到更好功能的产品,最好功能的产品用较低的价格就可以买到,直接进行差异化定位,不与强势企业正面竞争。
低价手机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洋品牌的相继加入。在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时索尼爱立信(以下简称“索爱”)指出,该季度出货量达到2490万部,与入门级手机的畅销有一定关系。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索爱在今年加大了入门级手机的推广力度,推出了J110c、J120c、K200c、K220c 4款入门级手机。此外,索爱入门级手机事业部于今年5月份设立了一个总部位于北京的研发小组,从而加强了入门级手机产品的研发力度。
据中复电讯董事长邰武淳透露,低价手机在公司的销售份额占到了30%左右。中域营销中心总经理郭秀宏告诉记者,低价手机在整个中域系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大约在30%-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