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又来了,城里的孩子生活丰富,科技馆、博物馆、学习班、兴趣班尽可自由选择,还有英语夏令营、航海夏令营、留学夏令营、贵族夏令营等名类繁多的夏令营活动。而比城市儿童多一倍的农村孩子的暑假生活又如何呢?
与享受夏令营阳光的城里孩子相比,农村孩子的假期生活不仅单调乏味,而且还要承担来自于家庭的生活负担。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要帮家里做些农活,家境贫寒的还可能要打工挣钱,贴补家用或是筹集下学期的学费。对大多数农村孩子而言,夏令营只是一个梦想,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夏令营为何物。
在重庆大巴山深处的开县爱普生爱心小学,熊老师每年在暑假开始的时候,都要为孩子们准备好合适的课外读物,因为除了读书之外,她的学生在暑假里很难汲取到精神文化营养。今年,在爱普生的帮助下,她终于有机会领着班里的学生来到北京,让同学们感受一下祖国首都的历史文化精神,去科技馆、天文馆开拓科普教育的视野,去享受应该属于每一个孩子的美好的“夏令营”时光。
爱普生爱心小学是2003年重庆开县井喷灾难后,爱普生为灾区儿童捐资兴建的小学,为了让学生们“有学上、上好学”,爱普生先后捐建图书馆、资助贫困学生学费,并于去年开始启动“爱普生示范学校”工程,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此次组织“爱在北京”夏令营,就是让孩子们走出大山、开拓视野,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接触现代化的素质教育。
小玉龙是爱普生爱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是此次参加爱普生示范学校“爱在北京”夏令营的一员,当知道暑假可以去参加“爱在北京”爱普生爱心小学的夏令营活动,高兴得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他要去数一数人民大会堂的前面的柱子是不是课本上写的12根,他要看一看北京立交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他还要去看看雄伟的长城、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同在一片蓝天下,城乡孩子在暑假文化生活上的反差,其实是我国教育失衡的一种表现,农村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软肋”。城乡差距的鸿沟不是能够轻易填平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动员起来,需要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像爱普生一样承担起社会责任,一点一滴的付出,让更多的孩子们都能有机会接受到现代化的素质教育。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农村孩子也是。全国政协会上,政协常委陈益群就曾呼吁:该把我们的关注更多地放在农村孩子身上了!这个暑假,让我们像爱普生一样积极行动起来,为丰富农村孩子的暑假生活做点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