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文版又整出了新一期的中国最佳老板和最差老板。虽然由于评选规则规定参选企业全部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且为非国有上市企业,因此在中国国企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实际上这个排行并不能真正代表中国的上市公司,但毕竟这样的结果可见出中国上市公司的一斑,捅破了中国上市公司老板的天机。而在这次的天机外泄中,最吸引人的是,在过去三年中,十名最差企业老板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均为负数(-18.6%),所处行业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不高,为0.5%,但其总经理2006年的平均年薪却高达54.2万元,如:李东生年薪155万元,在“最差老板”榜单中排名第四;李智年薪86.8万元,同样入榜“最差老板”榜单,排名第十五位。
也就是说,虽然企业搞得越来越不怎么样,这些企业的老板还是高薪照拿,对于众多股东来说,这公平吗?
大众评判台
郝彬彬: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
最差老板拿高薪本身有些不正常,但也应看到,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的大背景是中国的企业距离现代化的企业还有一段路要走,小背景是老板和股东之间有决定权的是老板。
李忠存:年薪多少说不清楚
现在企业的老板到底拿多少年薪,谁知道?他们所谓的年薪的多少只不过是给外人看的。他们的洋房是公司的钱买的、开的车是公司的,吃的用的都是拿到公司报的,他们的年薪多少说得清楚吗?
励俊:高薪不是主要问题
民营企业老总的交际费之类估计比薪水高多了。但我觉得高薪倒不是主要问题,重要的是最差企业的业绩如此之差,为什么“老板”还能在其位、没有被董事会罢免。这完全暴露出一些A股上市公司只享受权力而不尽义务,缺乏对投资人尽责的意识。
沈晴川:应是职业经理人
我觉得获得最差老板称号,原因在于其公司管理、组织架构和公司的员工待遇存在问题,所谓的最差老板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雇员和主要媒体的评价。虽然从行业看这些企业的治理确实不怎么样,效益明摆在那里,因此拿高薪就必然让人觉得不可理喻,但反过来想,如果管理人员不是老板而是职业经理人,能上能下,那么就是合理的了。
◆沸点特稿
应有一套好制度来管理总裁们
龙伟 大众点评网副总裁
首先我觉得这样的调查基于什么标准要搞清楚。因为他们所处的行业不一样。而且我觉得这个根本上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他们董事会的问题。
我觉得看一个公司的总裁或CEO是否优秀,要从诸多方面考虑。他所处的行业是什么,行业它有一个平均的回报率,各个行业差距很大。很多企业,像IT类的互联网公司刚开始的时候有相当长时间是不赢利的,都有亏损。然后可能会在后来一个阶段有比较大的赢利。这个不同行业的情况是不同的,所以不能跨行业去比较。这是不合理的。在同一行业之中,则要看他和平均水平的差异。还有一点是这个企业本身的基础好不好。他去接手这个企业后,企业本身在行业中的地位是否有变化。比如,我是CEO,我进这个公司,它本来是排名靠后的,现在我把它做到中游了或是中上了。那么尽管他还在亏损或盈利不多的状态,但比原来已有有很大进步了,这就值得肯定。
拿不拿高薪是另外一个概念。当时董事会请这个人进来做CEO也好,总裁也好,都有一个考核考量的指标,肯定会有业绩上的指标,薪酬上的东西,你做到什么业绩拿到怎样的薪酬,总是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的。如果说出现了一些很奇怪的现象,这个人业绩不好、跟行业比也是差,同时他又拿着很高的薪水,那么只能说他的董事会有问题,他们的管理制度有问题。所以我觉得该有一套比较好的制度来约束和管理CEO或总裁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