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品牌是有灵魂的。”
对于吉芬来说,一件衣服从确定主题到设计到打版再至生产为成衣,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半年时间。这也是吉芬——这一设计师品牌区别于其他品牌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吉芬的产品中每个款式不会生产太多,至多三百到五百件。因为吉芬是设计师品牌,客户群比较小众,因此不会像工业化那样批量生产。
也因为小众,吉芬的价位偏高,在国内卖场,吉芬品牌的价位从一两千元到两万元一件不等。第二次巴黎时装周吉芬发布会上,面向海外市场推出的高端的品牌“Jefen By Frankie”,定价不菲,与范思哲、香奈尔等品牌价位相当。
国际化运作模式
吉芬品牌宗旨是“创造美丽人生。”
目前,吉芬品牌主要在国内一线城市的各大商场有售。“我们对商场的挑选非常严格,吉芬只会进驻那些口碑较好,消费水平较高的商场。”比如北京,只有燕莎、赛特等有限的几个商场有吉芬的销售网点。
在城市的抉择上,吉芬似乎也有坚持,目前主要城市有北京和上海,虽然广州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地区,但是吉芬对此似乎并不感冒。“广州人的气质与吉芬并不契合,”谢锋解释说,“广州给人的感觉是年轻、匆忙,而吉芬的顾客群是那些内敛的,含蓄的女性。”新近,吉芬开始在成都和西安展开调研。希望能进驻当地最有名的商厦占据一席之地。
“吉芬不会考虑连锁加盟形式,虽然这会增加吉芬的覆盖领域,但这样会弱化这一品牌。我们希望吉芬能够一直保持自己的灵魂与风格。”谢锋顿了顿,接着说,“吉芬的客户群比较小众,但是忠诚度很高,这也是设计师品牌的一个特色。”
两次走秀巴黎时装周,开启了吉芬国际化销售通路。若是说,第一次以“门”为主题是精彩亮相,那么第二次再次剑指巴黎则有着更多的商业考虑。
第一次秀展过后,谢锋便专门派遣公司团队中负责国际事务的人员前往巴黎,与相关代理商进行接触与协调,为第二次秀展的商业考量开道。在第二次举办秀展之前,谢锋首先邀请零售商预览其2007秋冬季设计作品;之后再与零售商以及媒体在秀展现场共同体验品牌设计的实力和时尚反响;此后,零售商们会再次接到邀请参加Jefen By Frankie产品订货会,继而完成整个品牌推广活动。
谢锋并不忌讳说到商业化运作,“在设计的基础上考虑商业化因素,这并不是一种矛盾。一个出色的设计师,他必然要面临市场的考验。”因此,第二次巴黎时装周吉芬发布会上,推出了更高端的品牌“Jefen By Frankie”,市场锁定在巴黎、米兰,以及东欧等国家和地区,2007年下半年,吉芬也准备在中国开设这一品牌的专卖店。“与国外著名时装品牌相比,Jefen By Frankie价位并不低。这也说明,中国服装品牌完全有能力打入国际市场。”
而这一切成绩,并非是仅仅靠两次巴黎时装周走秀就可以完成,吉芬想要走出去的野心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
2004年,吉芬聘请巴黎第二工作室来负责其在欧洲的整体公关和市场推广,这个工作室曾经为JohnGalliano、三宅一生等著名设计师担任过公关及市场推广工作。为了发布会成功,吉芬又专门从法国请来风格定位专家,进行整体合作。品牌推广公司也都请的是有国际操作背景的公司。新近,法国著名VLOSY奢侈品咨询集团入股吉芬企业并着手国际化包装。
值得一提的是,拥有全世界高档连锁通路的法国著名销售公司“安娜·路易萨”,也在第二次吉芬走秀巴黎时装周之际与吉芬公司签约,正式代理JefenByFrankie在东亚、北美和欧洲地区的市场销售。“我们正在尝试国外非常普遍的服装销售方式,即由世界专业的服装销售公司全权负责。”谢锋说,“这是中国设计师品牌第一次进入国际时装流通渠道。”
“总体看来我们很成功,但事实上还远远不够。”谢锋在成功走秀回来依旧冷静,“在许多日本品牌发布会的请柬上,最下方密密麻麻地印着诸如‘日本航空、索尼电子、三菱集团’等大企业的名字——他们都全力赞助本国的时装品牌,而在吉芬的请柬上没有这些,参加巴黎时装周,每次的花费是50万欧元,我们每年去两次,自费1000万人民币,全都由我们自己承担。”站在国际舞台上开发布会代价巨大。这些全有赖于中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得益于有足够的资本能够跻身世界舞台。
从法国归来后,谢锋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一意,但并不想孤行。我会一心一意把中国时装推出去,但我不想孤行,我需要我的身后有支持、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