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柯达转型艰难完成,乐凯股改迟迟未定


[ 黄懿 南方都市报    更新时间:2007/5/31  ]    ★★★

    经过3年的调整,柯达表示,转型进入2007年已接近尾声,柯达将在年内焕然一新、成为一家在数码市场中的新影像公司。

  然而,柯达的四大业务集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也从当年的“巨人”变成了“常人”。四大业务集团中,医疗影像集团被出售;消费数码影像集团做出了大量收缩传统产品的生产、并将数码相机业务制造外包的调整;胶卷及冲印系统集团的业务也因为冲印量减小、竞争加剧而萎缩;柯达转型后,地位和业务得到提升的只有商业图文影像集团(印刷、打印等业务为主)。

    柯达CEO彭安东对此承认,“柯达将变为一家依赖于单一盈利业务模式的‘小’公司”,专注于消费数码影像和商业图文影像两个领域。”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过一系列“壮士断臂”、“割肉自救”式的重组和调整,柯达成功把业务重心放在了数码领域,但这系列的重组调整也令其收入和利润骤减、元气大伤。

    柯达转型落后两大对手

    (“应该说柯达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各项业务尤其数码业务正在增长,”中国影像行业研究中心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评价,“但是柯达目前的两个业务重心——消费数码影像和商业图文影像,都面临着剧烈的行业竞争,两大对手富士何柯尼卡美能达已经走上反弹增长的道路,而柯达的发展前景还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从财报和业务结构上分析可见,2006年当柯达还在转型和亏损的漩涡中挣扎时,其在传统时代的两大对手富士和柯尼卡美能达已经转型完成,走上了反弹增长的轨道。

    富士在2006财年,由于数字医疗映像产品、印刷版材及平板液晶显示材料、彩色多功能一体机销售的明显增长,其2006财年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3%、达235.8亿美元,营业利润达9.58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60.5%。除去结构调整、胶卷部门裁员等的转型调整的支出,富士2006财年的净利润为2.9亿美元。

    柯尼卡美能达在2006年退出了胶卷和相机等影像业务(胶卷和相机),导致其2006财年的销售额比上年减少3.8%,降至87.09亿美元;不过由于转型迅速,加上彩色一体机、平板液晶显示材料以及DVD激光头等的销售业绩良好,其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最高纪录,更由上年的4.6亿美元净亏损转为盈利6.32亿美元。

    对比之下,柯达2006年销售额为132.7亿美元,比2005年下降了7%;净亏损达6亿美元,所幸亏损幅度较2005财年的13.54亿美元减少了近半。此外,如果不计业务重组、裁员等带来的转型支出,柯达2006财年各项业务均实现了盈利,尤其数码业务的表现出增长的势头。

    对于未来的经营前景,柯达也远不如对手明确。由于传统胶卷业务持续下滑,加上业务支柱之一的2007财年医疗影像集团被出售,预计柯达2007财年的销售额会有较大的下降,目前其首要任务仍将侧重在“获得净现金”、“数码业务收入以及利润增长”上。

    富士则预计在2007财年,将继续集中经营资源投入以平板液晶显示屏为首的高性能材料、医疗生命科学、印刷、光学元器件、办公设备等高成长性领域和新兴事业领域,新事业的扩大加上结构改造所取得的良好效果,2007财年的销售收入及营业利润将双双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247.83亿美元和17.39亿美元的水平。

    柯尼卡美能达也将业务集中在了办公设备、液晶面板材料和硬盘底板等电子材料等更具竞争力和市场前景业务上,其预计2007财年的销售额将增长1.7%、达88.56亿美元,营业利润将增长1.0%、达8.9亿美元。

    对话

    柯达全球副总裁、北亚区主席兼总裁叶莺:

    “柯达转型始终在预定的轨道上”

    经历了3年的转型、处于最后阶段的柯达仍要面对业界的种种质疑。日前,柯达全球副总裁、北亚区主席兼总裁叶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传统业务不是柯达的包袱”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关于乐凯股改,柯达为何持反对意见?股改对价意味着要投入资金和承担义务,柯达的反对是否意味着其在转型即将完成的阶段不愿继续在传统行业做出投入?

    叶莺:由于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这个问题我暂时不能详细回答。作为这个项目的柯达方负责人,我可以说我们已经认真地执行了合作合同;作为代表柯达的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我也是在媒体报道上看到的该公告,我们正在就公告中与柯达相关的部分内容与乐凯沟通查询。

    南都:业界认为,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相比,柯达的转型脚步较慢,而且目前关于发展的策略和前景尚未十分明确。你们自己如何评价柯达的数码转型?是否因为柯达的传统包袱实在太大导致转型落后于对手?

    叶莺:我们的转型一直在预定的轨道上,转型的策略和前景也十分明确。转型是永不休止的,转型是没有终点的。柯达要不停地走,不停地变,不仅仅是跟着潮流,更要带领新的革命。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已经进入到21世纪,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并不是新世纪中国的包袱,而是历史的积累、沉淀,是一种巨大的财富。传统行业和柯达在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柯达的骄傲,转型并不意味着以往的业务和成绩成了"包袱"。恰恰相反,这些业务为我们的转型提供了基础和平台。例如,柯达在中国的8000多家快速彩色冲印门店中,已经有2000多家完成了数码改造,这些门店能够提供数码打印及其他多媒介影像输出服务。

    此外,传统影像在过去的几年中带来大量的现金,帮助柯达重新布局数码影像,包括收购、重组,功不可没。传统影像现在还有市场需求,我们也会继续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

    “柯达的优势在终端输出”

    南都:在转型即将完成阶段,目前柯达的业务重心是否放在消费数码影像和商业图文影像上?是否担心出售医疗影像业务会令柯达失去一大支柱?

    叶莺:民用和专业影像以及图文影像在我们的业务比重中越来越大。随着数码转型的深入,我们也更着重于数码领域的研发上。例如我们设在上海的柯达亚太区产品开发中心不仅仅侧重于中国和亚洲地区,更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创新的影像解决方案。

    在数码时代一个企业要取得成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你只有比你的竞争对手更强,才有机会成功。这也是我们出售医疗业务的根本原因——因为柯达不是医疗领域的最强者,而我们也没有足够的资金继续投入到这一领域的发展。回顾柯达13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优势是在材料科学和影像科学领域,在这些领域柯达拥有无数的专利和技术,因此我们只有专注于这些领域的发展,才能让公司变得更强,更快。

    谈到专利技术,作为胶片、相纸和数码技术的早期投资者,柯达积累了颇为可观、价值极高的知识产权,也愿意同中国企业在尊重柯达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进行广泛交流合作。

    南都:柯达目前两大业务消费数码影像和商业图文影像的行业竞争极为激烈,柯达如何评价目前柯达所处的形势?未来的发展又有什么预期?

    叶莺:柯达是一个有准备的公司,我们已经准备了上百年。柯达百年的基业,造就了我们今天不可能失败的地位。而这个地位是什么?这个地位,是我们扎实地站在影像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交接处和融合点。这是独一无二的制胜地位,将是我们再创柯达新辉煌的保证。今天柯达旗下的13种以上的产品都享有市场第一到第三的地位。而这个地位正是影像科学与材料科学交融的定位。这些产品的业务,正在日以继夜地成长。

    柯达并没有把数码化作为转型的目标,我们始终是影像公司。柯达的目标从来不是去卖数码相机,不是去生产打印机,而是要把我们在传统成像和输出方面的领导地位继续扩大到数码影像领域,提供可靠、实惠、普及的全方位的数码影像解决方案。目前没有哪个公司在这方面能超过我们,终端的输出是柯达的优势所在:能够在打印设备、网上冲印以及社区连锁冲印等输出领域全面铺盖。

    柯达不仅在相纸、墨水、OLED等方面享有多项专利,更运用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将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领域,例如在今年二月初推出了具有颠覆性技术的喷墨打印机等。

 

中国品牌总网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沃达丰在华出台新扩张计划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微软新推名桌面触摸式电脑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