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专卖单店销量低下:终端突破是关键
建立专卖店,走特许加盟是许多服装企业渠道扩张的主流道路。
我们以温州服装业为例,来看服装特许加盟的快速发展:早在1995年拜丽德就开始了其被戏称为空手套白狼的服装品牌特需经营模式,高邦也在同年卖掉厂房,专注于品牌的推广,目前拜丽德的加盟店已达400多家,高邦也有数百家之多。做的更为出色的是美特斯邦威,已成为温州最大的服装利税大户,连锁店达1500多家。
再如庄吉、报喜鸟、森马等的加盟销售店也在500—1000家的规模,还有一大批企业如华士、法派、亨美、乔夫、林中鸟、骊各、雪歌、红黄蓝等企业的连锁加盟店也在200—500家规模。据统计仅温州服装企业在全国各地的加盟连锁店已超过20000家,且还在快速地参加。
当各个服装企业专卖店数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单店的质量。服装企业渠道建立的先后秩序基本都沿着:先数量后质量的方式来发展。但是,现在看来,各服装单店质量大多并不乐观。
中国的服装品牌,单店月销量达到100万的,可谓凤毛麟角,大多的服装专卖店,其年销售额都在十万到几十万之间徘徊。
而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就看出了我们单店效益是多么低下了:
4月12日,另一家瑞典时装零售巨头HM品牌专卖店正式在上海淮海路开业,据HM宣称,其单店营业额单日最高已经达到200万元,相当于200个中国服装品牌日销售额的总和;
除此之外,国内服装品牌不单是单店销售额低下,包括终端导购、终端服务、终端管理等各方面,都与国外品牌存在巨大的差距。
因此,如何加强终端营销工作,提升单店业绩,是国内服装企业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这,恰恰却是国内服装企业的最大短板。
产品设计不足,还可以依靠模仿;品牌内涵空虚,还可以依靠多打广告提升知名度弥补;渠道利润不足,可以通过政策让利解决。而终端业绩提升呢,怎么办?国内大多企业还没有有力的营销方法和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
大部分企业的终端营销还简单地停留在专卖店VI、陈列和几个手册上,还处在一个浅层次终端营销策略上,深入的终端策略如终端拦截等方面还比较少应用。
服装的终端营销是一个金矿,有待有识之士好好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