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娃哈哈抵制达能低价强行并购,健力宝发信驰援


[  东方早报    更新时间:2007/4/4  ]    ★★★

    由于该条款的存在,1999年,宗庆后决定,由职工集资持股成立的公司出面,建立一批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但最近,达能突然以商标使用合同中娃哈哈集团“不应许可除娃哈哈达能合资公司外的任何其他方使用商标”为由,要求强行收购这几家由娃哈哈职工集资持股成立的公司建立的、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

    这让宗庆后“非常恼火”。据他计算,10年来,达能在娃哈哈仅投资了1.7亿美元,连买设备建厂房的钱都不够,至今缺口尚达16.04亿元人民币,全靠娃哈哈的资金在周转,而这10年来达能已获分红3.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1.39亿元,而且合资公司的资产还增值了51%。

    就算这样,达能依然没有满足。当发现自己当年不愿投资的项目成了赚钱机器时,又反过来以合同条款相逼,要以低价强行收购。

    达能“意图”

    若上述并购行为真的发生,那么达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达能要的应该不是娃哈哈的管理权和经营权,而是分红权。”一位熟悉娃哈哈的业内人士在接受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如果达能要娃哈哈的管理权和经营权,事实上,在双方的合资公司中,达能就已以51%的股份占据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完全可以行使大股东的权利。”这位人士说。

    据分析,达能之所以最终没有这么做,一方面是基于宗庆后超强的市场开拓及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由娃哈哈实际掌控的合资公司为达能创造了巨额利润,“这让达能方面无话可说”。

    近几年,娃哈哈已成为达能股价的“定海神针”,据称法国达能高层也不得不在每次宗庆后到达巴黎总部时,升起中国国旗表达自己的敬意。

    “除了犹太人,世界上其他的人恐怕都没有中国人的商业智慧。”宗庆后曾如此来解释其不让达能插手经营的原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达能行使经营权的公司业绩却并不良好。”我和达能在印尼开了一个厂,是达能管理,现在还是亏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宗庆后曾透露。
   
    另一个例子是乐百氏。今年3月初,达能集团亚太区总裁范易谋首次检讨了达能整合乐百氏的问题。他表示,在乐百氏的问题上,“必须承认,我们犯下了错误。”

    “娃哈哈目前对达能来说,是只下金蛋的老母鸡,”上述人士认为,“如果达能意图取得娃哈哈这些公司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则无异于杀鸡取卵,所以,我猜测它的真实意图是想获得更大的分红权。”数据显示,2006年,娃哈哈这批自行成立、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总资产已达56亿元,当年利润达10.4亿元。

    达能中国二十年攻略

    1987年成立广州达能酸奶公司。

    1994年与光明先后合资建立了上海酸奶及保鲜乳两个项目,达能占45.2%的股份。

    1996年收购武汉东西湖啤酒54.2%的股权;与娃哈哈成立5家合资公司,达能获得41%的股权,亚洲金融风暴之后,达能拿到51%股权;收购深圳益力食品公司54.2%股权。

    2000年3月达能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

    2001年,达能亚洲有限公司参股光明,比例为5%。

    2004年收购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股份。

    2005年4月达能亚洲持有光明乳业(行情 资讯)股权增至9.7%,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2005年10月达能亚洲第三次增持光明乳业1.85%股权,股份总计11.55%。到2006年4月,增持光明股权达到20.01%。

    2006年7月法国达能以持股22.18%的比例成为中国汇源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2006年12月达能与蒙牛组建合资公司,达能持股49%。致力于酸奶等产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

    蒙牛:资本没有感情

    前有乐百氏,今有娃哈哈。达能与其中方合资企业接连暴露出矛盾,不由令人为其他合资伙伴的命运而担忧,尤其是达能最新结盟的合作伙伴———蒙牛。

    记者从蒙牛内部了解到,在与达能合作方面,蒙牛始终坚持两点原则:第一,蒙牛在与外资合作中始终保持着51%的绝对控股权;第二,达能与蒙牛不会是“娃哈哈式”纯粹资本方面的合作,或是普通的代理关系,而是谋求在管理、技术上全方位的合作。蒙牛人士坦承:“资本是没有感情的,蒙牛和达能都很清楚,双方不合作就会成为竞争对手。”

    埃森哲咨询食品饮料分析师黄伟强认为,与外资合作,应该采取一种冷静而现实的态度。“当初娃哈哈与达能签订协议时,其中一条是说不让对方参与日常管理,如果不能达到双方的满意,完全可以理性地选择分手。”

    谁来拯救“娃哈哈”?

    早报记者 陈华

    没人想到,与法国食品巨头达能集团10年貌似幸福的“婚姻”背后,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正面临着极大的苦恼。

    “关于这件事,我不能说什么。”昨日,当自曝达能欲以低价强行收购娃哈哈后,宗庆后选择了低调。

    达能收购娃哈哈的谈判已在进行之中,结局如何还不清楚。当年与达能合资时,合同中关于品牌条款的不慎之举,令一向强悍的宗庆后,现在不得不面对可能失去“娃哈哈”品牌的煎熬。

    达能垄断中国饮料业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顾问李国光认为,达能公司实际上已经对中国的饮料业进行了垄断,严重违背了国家六部委《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并购方在中国营业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境内资产拥有30亿元以上,境内企业超过15家,必须报经国家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审查的规定”。他分析可对达能进行反垄断调查,按照国际惯例,采取法律手段强行解除其垄断地位。

    在过去的10年期间,达能在中国扩张的脚步一刻不停。这家来自法国的食品饮料界大佬,大量并购着中国著名饮料企业。娃哈哈、光明、乐百氏、梅林正广和、深圳益力、汇源乃至最近的蒙牛。

    与娃哈哈在品牌使用上的纠纷,将是达能在中国第二次受到重大质疑。此前,达能控股93%的乐百氏,因去年亏损过亿,创始者失去自己的控制权与经营权,老员工大量被裁而受舆论强烈关注。批评者认为,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达能不懂得中国市场,从而让一个民族品牌逐渐被市场淘汰。

    “娃哈哈”能保住吗?

    事实上,达能此举是按照合同办事的商业行为,宗庆后虽然不满,但是他似乎很难逃过此劫。因为,合同中明确约定,“中方将来可以使用(娃哈哈)商标在其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而这些产品项目已提交给娃哈哈与其合营企业的董事会进行考虑……。”也就是说,这些公司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同意与达能合资,要么放弃娃哈哈品牌。

    两种选择都是宗庆后不愿意看到的,目前这一收购事件的主动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达能手里。而宗庆后用自己的事例告诉大家,民营资本与外资携手的过程中,既想靠着巨人的肩膀,又想保持独立,已经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家在成长中的烦恼

    对一个有梦想的品牌来说,如果不想被外资今后“蚕食”,关键是要树立起品牌意识。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系教授洪涛向记者表示,从这一事件中,国内企业应该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他认为,过去企业家往往不把品牌当作资产,而只认为它是一个商标,但在如今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家应该将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一样重视起来,给予它足够的地位。

    宗庆后提及当年签署的那份合同也追悔莫及,“由于当时对商标、品牌的意义认识不清,使得娃哈哈的发展陷入了达能精心设下的圈套。”

    洪涛认为,外资兼并重组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也就是说外资并购项目必须经过商务部审批才行,这样会有一些相关措施防止民族品牌被外资敌意收购。同时,他建议,为了规避民族品牌被外资收购的风险,政府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性收购,然后再将其出售给有能力的经营者,从而保证民族品牌不会消失。

中国品牌总网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娃哈哈十年后遭遇强行并购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英特尔AMD再度撕破脸面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