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业务“下乡”
东方早报:听说飞利浦有意向中国三四级市场出售医疗设备,这些地方人们的消费能力可能不及大城市市场,飞利浦打算如何做呢?
张玥:医疗保健市场在中国呈多样化,既需要顶级的产品,也需要适合中、低端市场的经济型产品,据我们了解,在中国,中低端医疗设备的市场比例目前高达75%。
飞利浦在中国市场既销售全球领先、针对高档客户的心血管影像等技术产品,但同时也不会忽视中低端产品开发,并且我们早有准备。2004年飞利浦开始与东软合资,利用中国的人才资源和具有成本优势的原材料,降低成本。开发出来的中低端产品主要销往中、低端市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这也将成为飞利浦医疗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东方早报:近年跨国公司都在中国“下乡”,但是中国三四级市场渠道复杂,跨国公司会不会水土不服?而且医疗设备领域经常出现“商业贿赂”现象,飞利浦打算如何做呢?
张玥:是的,三四级市场确实比较复杂。我们在三四级市场尝试一般消费者都能接受的形式———“名医义诊”,飞利浦经常邀请上海一些医院的医生,通过电话的形式为周边农村的患者提供咨询服务。现在看这仍然是一种免费的活动,但是公司内部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将此与无线增值业务联系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
我们现在推广面向农村诊所的医疗设备,尝试和一些商业银行讨论合作,对一些支付能力不强的农村客户,提供分期付款服务。
中国政府打击商业贿赂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飞利浦大力支持这一举措。根据我们的业绩报告显示,飞利浦医疗系统的业务并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医疗系统目前已经达到了阶段性销售目标。
非常希望进行本地收购
东方早报:未来在中国市场,飞利浦医疗设备业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这块业务能占飞利浦中国总营业额的多少?
张玥:目前,世界医疗保健产业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而未来三年中,中国医疗保健领域的增长速度将超过10%,有望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医疗设备市场。但是中国与前两名美国和日本的差距还很大,因此市场潜力非常大;中国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医疗保健会越来越重要。
至于我们的发展目标,飞利浦现在已是全球医疗领域的前三名公司之一。将来在全球及中国医疗设备市场中,飞利浦希望继续保持我们的领导地位。其次我们当然希望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并且进一步改善我们的业务表现。我们非常希望通过进行本地收购来实现增长。
飞利浦全球要求把中国市场发展成为公司医疗保健业务全球体系中第二大市场。
◇对话理由
如果从1997年加入台湾飞利浦算起的话,飞利浦中国区总裁张玥已经在飞利浦工作了28个年头,他在飞利浦中国区总裁的位置上做了5年之久。在他的领导下,存在于中国各地的飞利浦各业务公司变成了“一个飞利浦”;同样也是在他的领导下,飞利浦在中国比重很大的电子业务被逐渐剥离,直至淡出。
“转身”后的飞利浦中国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