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车市不循常轨 动荡2007市场先知


中国品牌总网 中国品牌总网/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07/2/24  ]    ★★★


  如同暖冬带来的反常气候一样,春节前夕的汽车市场有些不循常轨。

  往年,元旦一过,汽车的促销力度就开始大幅收缩。无论是否完成任务,摆在汽车厂商面前的都是一个全新的销售年度,有足够的时间去制定策略。
 
  何况,岁末大幅让利促销对商家而言是出于无奈,为了能够完成任务获取厂家的赢利返点,不惜割肉“贱卖”。元旦之后,他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坐下来点点钞票,盘算一下到底赚了多少“银子”。这个时期的汽车市场,成交价格多数高于年前,销量下滑,被成为“非最佳购车时期”。

  不想,新年伊始,车市就像上足了发条,多数车型依旧降价促销。据网上车市统计,2005年年初汽车价格平均反弹2%,2006年年初价格平均反弹1%。而今年这个数字只有0.25%。这意味着,汽车价格基本延续了年前的水平,并没有因为开启一个新的销售年份而出现较大幅度回升。由于采取了持续优惠的价格策略,1月份轿车销售了近42万辆,与上一月的销量基本持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此高的销量是创纪录的。面对这样的开局,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2007年的汽车市场会更好。然而,在厂家弹冠相庆,在业内人士“2007年汽车销量向800万辆进发”的呐喊声中,记者发现,汽车市场火爆的背后孕育着巨大的不和谐。

  上周,记者的一个朋友买了一辆车,一家4S店给它的优惠是现金1.2万元,赠送2000元加油卡和2000元装饰。记者从厂家辗转了解到,厂家给经销商的全部利润是1.3万元。这意味着,尽管临近春节,经销商丝毫没有松劲,贴钱也要卖车的现象还在延续。

  近日,亚运村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介绍,2006年全国汽车经销商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盈利,三分之一亏损,还有三分之一在苦苦支撑。“我预测亏损的情况可能更严重,预计有4成多的商家面临严峻的经营状况。”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近公布了2006年汽车行业的利润情况,总额高达768亿元的巨额利润较2005年增长了50%,远远超过销量的增长幅度。一面是生产企业赢利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一面是经销商的亏本经营。在销量高速增长的背后,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多数汽车生产厂家赢利能力提高的原因,一是规模扩大了,二是一系列降成本的“运动”获得了成效。但是,厂家的销量提高了,却不等于经销商的销量也能水涨船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在厂家的主导下,4S店遍地开花。由于建设4S店的资金多数来自民间,生产企业并不需要投资,因此大部分企业采取了持续扩张经销商队伍的策略。一汽丰田去年的4S店已有266家,北京的第24家一汽丰田店也已经于今年1月开张;长安福特经销店目前拥有162家4S店,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按照惯例,厂家通常规划在一定里程半径内修建一家4S店,希望各家4S店在属于自己的区域内开展业务。“实际上,这不过是厂家的一厢情愿,买车不同于加油,只要有更大的优惠,消费者是愿意多跑几步路的。”一名经销商告诉记者,在4S店里等待消费者主动上门买车是不现实的,他们必须到各个地段,尤其是一些大卖场去设立销售点,实力较强的4S店索性多开几家分店。

  从厂家的统计看,一个区域内可能规划了10家店,但事实上开展业务的有上百家。这样算下来,尽管生产厂家的销量增长了,但平均到单个经销商头上,还是“吃不饱”。苏晖告诉记者,2006年北京市场上新车销量突破36万辆,但经销商有近3000家,平均年销量为100多辆,“汽车频繁让利促销的主要原因是经销商太多了。”

  此外,厂家的降成本“运动”获得了成效,但汽车价格并没有随之大幅度降低。厂家以保持品牌形象等理由,基本维持了汽车价格的稳定。这种表面上的稳定并不能被市场接受,经销商只能以让利促销的方式在渠道里完成了汽车的“价值回归”。

  春节前,来自经销商的让利促销没有停顿下来,一个原因是2006年尽管销售业绩整体不错,但不少车型压库现象依然严重;第二个原因是,春节前经销商为回笼资金,不得不加快销售速度;第三个原因是,基于2006年的热销,生产企业纷纷调高了销售目标,加上前几年上马的产能扩建项目开始投入使用,2007年经销商的销售任务更重了。

  全国上万家经销商的勤勉工作催生了火热的汽车市场,但勤勉不应该以亏本作为“奖赏”。春江水暖“市场”先知,尽管2007年春节前的市场依然火爆,但这种火爆还能维系多久?创纪录的销售业绩背后,我们多少还是嗅到了一点动荡不安的味道。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百度净利润去年猛增5倍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欧莱雅:欲收购印度品牌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