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当你的公司成长到一定程度时,对创业者来说,就面临第三关:就是管理。在开始创业时你根本不用想什么管理,也不要使用你在书本学到的很多管理知识。这样说也许有点极端,但要强调的是,如果一开始就把大公司的管理经验用上来,那会带来很高的成本,但要有那种观念,在公司刚成立时,最重要的是你的customer market,第一位的是要想办法把你的单子卖上去,创业者经常说的是要有Idea,但是现在Nasdaq流行的是proof of your idea。你的Idea是对的,也千万不要天天给投资者讲故事,最后自己也被自己讲的故事给骗了,因为你没有去做。那么过了这样一个阶段,那么管理就变得很重要了,当一个公司壮大到50或100人时,好像以前那种哥们几个吃顿饭,就做出一个决定的气氛没有了,首先哥们几个想坐在一起,都很困难了。这时候决策流程分工就变成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就是怎样让一个团队做事情?管理和经营有很大的区别,经营更多地是面对一件事,而管理面对更多地是人,就看你是否能把一支团队带出来?
我记得我们也经历这么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面对的是人,在硅谷当你的Idea被投资者认可,并且也被proof之后,那么成立一个企业就很容易了,为什么?因为它有一批像在坐的各位这样,我们叫它professional army,全是经理,副经理级的,做销售的,做市场的,做法律的,做财务的,只要有钱,就像买东西一样,可以立马开始一个公司,成功的概率比较高,因为创业者不需要关心这些问题。但中国不行,因为我们的army绝大多数还在这儿坐呢,当然这也预示着将来有6位数的年薪在等着大家,投资者绝对不会吝啬它的钱,问题是能否找到他敢给钱,且也敢接受他的钱的人,当然,不是说你说敢,他就会给你的,他要真正看到你的经验。
那怎么办呢?对创业者说,一方面他还要从少的可怜的army去逃选,另一方面呢,还要靠自己去学,有很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夭折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办法跨过这个learningcurve。或者他请来的职业经理没有把他的Idea实现,或者他们的矛盾,使得职业经理人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所以在这一关,又是茎棘遍布。
你犯错误的机会远远大于你不犯错误的机会。
第四关:成长关
当你的管理关过了之后,你的团队也不错,那么从亚信来讲,当然我不敢说我们的管理已很好了,因为每一个关你都要不停地过,不像打游戏似的,过了第2级,就是第3级,且永远不用再回来,它要不停地要过。我觉得过了管理关后,面临的就是如何保持公司的高速增长性。美国做的比较好的公司HP至少它前一段时间做的比较好,它的一个退休的高级副总裁(SVP)是我们的董事,他说在最快的时候,HP一年就要长出一个市值10亿美元的企业来。成长就是对一个基本功已不错的公司来说,会发现前面有更大一座山在等着你,别看你前面做的多好,股票长的多快,在这个阶段,任何一个投资失误,都会让你前功尽弃。
当你的公司越大,你会发现,要维持成长性就越不容易,它对你最大的挑战就是:你投什么?投资者说,你们上市融了1亿八千万美金,不是让你存在银行里拿利息的,否则不如我们自己去存银行。但我会说,你天天给我要profit,但是我只顾profit,怎么是投资?不投资又怎么保持公司的成长呢?这个道理很简单,你不可能今天投资,明天就立马有利润。投资要看明年,看后年,但这一点正是business难的地方。但投资者会说,我付你工资就是要你想这些事的,所以你就要维持这个平衡,既要维持成长,又要出利润。但是除非你进入一个黄金领域,就像中国电信一样,所谓电话一响,黄金万两,你可以随便投资。但绝大多数创业者没有这么幸运,也不可能这么奢侈,所以你面临的这第四关就是成长问题。
第五关:全球化
接下来你可能要问,下一关是什么呢?我说是全球化,尤其是做产品的公司,如果你是做服务的,像目前亚信这样,还可以在当地称王称霸支撑一下,但是如果你是做产品的,比如你也想做一个windows系统,那么很难很难,为什么?打个比喻,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美国的一样聪明,而且我们的人力成本是他们的1/3,但如果他们的市场比我们大6倍,那么他们用3倍的市场来抵消我们的成本优势,而另外三倍的市场就可以赚取利润,这个算术很简单,当他们用6倍于我们的市场在copy其产品时,我们就没有比较成本优势可言了。所以说,如果你做产品,那么全球化就不再是一个你愿不愿的问题,而是你必须要做的问题了,如果你想成长的话。但是要做的话,就要冒很大风险,外面的市场你懂不懂,我们有什么优势?很可能一大笔投进去,也只不过是打了一个水泡。
我说了这么多,不是说让大家别去做企业,只是想告诉大家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我相信,只要你坚持下去,不停地做,总有成功的那一天。很多人愿意投资给你,不怕你失败,因为这是必然的,只要你有这种精神,每次失败爬起来后,就会学会很多东西,吸取教训,而不是在原地重复。
大家比较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可能就是做一个职业经理,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说,是先学会做人,为什么这么说?就做一个企业来说,技术、管理等什么你可以后天快速学,但是做人不行,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风格,为人处理的方式,道德品质都是长期积累的,不可取一朝一夕学得到的,而要从日常的生活中来学习。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如果说,跟对你同宿舍的同学室友都不care,那么投资者怎么会相信你会care你的员工呢?你不care你的员工,他们又怎么会跟你去创业,奋斗,打江山呢?这是个浅显的道理。
关于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大家课堂上学过很多,我觉得最核心的一点,如果你要去创业,做职业经理人的话,就是要有countbility,也就是可依赖性,靠得住,或者说更大一点,叫做敬业精神。用心去做好事情,也就是要对得起股东给你的工资和信任,或者如果你是为自己干活的创业者,也要对得起员工对你的信任--在关键时刻不要当逃兵。你可以为了一点自己的利益放弃企业,但是那样你永远成不了大事。
所以这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事,当你开始创业或做一个职业经理人时,你会发现最难的是和人打交道,特别地是对北大同学,刚才我讲了北大的优势,但在这个领域,则可能就是一个劣势了,因为她追求的是个人自由,与众不同,独立思考的精神,但是当你稍稍多走半步时,你就会发现所有其他人都认为你不是一个good team player,因为你太强调自我了,在某种角度上是对,因为它有助于创新,但是你会不会妥协,会不会站在对方角度上想问题,会不会找到一个双赢的办法等等。我自己非常骄傲我们北大的文化,但同时我们也要思考,能不能建立一个团队,凝聚一个团队,能不能和别人合作去办一件大事呢?最后,我想谈一点,因为有人可能会问我我在北大的生活,对我后来的创业有什么影响?那么我在这里,第一次跟别人说,我的第一次创业是在北大。当时我是校学生会副主席,负责生活方面的,有很多想法,其中之一就是办个英语餐馆,也就是来吃饭的人必须都说英语,大概是在我19岁时候吧。磨来磨,丁校长说了一句话算了,放几万块钱,让他们练练吧。到现在我还特别感激,他让我练一练,做了3个多月,后来由于学业太重,发现实在练不下去了,我不知道如果这个business继续做下去会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发现纯粹的由大学生做的企业,很难有连续性,因为大家学业呀,考试呀,都有很多事情。
所以我觉得在北大最大的感受就是,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你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敢做,什么都应该去试,然你就找周围一批人来帮助你,我想在今天,北大这样的空气和氛围应该会更好,更利于创业,现在已经有同学自己去拉风险投资了,应该说大家现在的机遇比我们那时好很多,希望更多的比我们强很多,优秀很多的人出来,为中国的不管是高科技产业或是整个行业,未来的成功来做一点事情。我坚信在坐的各位未来一定会有很多非常优秀杰出的人,那时候你回头也许会说当初那个丁健,他讲的那点东西,算什么啊。我希望那时候我们还能有机会在一块交流合作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