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汽车经销商更清楚奇瑞的价值。广东利泰是家实力雄厚的汽车经销商,在代理奇瑞品牌之前,这家经销商已经拥有几家合资品牌专卖店,利润相当可观。销售奇瑞之初并不顺利,由于投资三家标准4S店,销售成本高,出现过亏损。“但我们选择奇瑞是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中国必然会有自己的汽车品牌,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在自主品牌中奇瑞起点高、发展快,机制体制优势明显,因此即使亏损我们也没有动摇。2006年我们三家奇瑞专卖店全线盈利,我现在担心的,是利泰能不能跟上奇瑞的发展步伐。”利泰老总江黎明如是说。“6年前我们还是家没有售后服务的临街小店,2006年我们卖了3180辆奇瑞轿车,销售额达到了1.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26%。我们有一家联合品牌的4S店,经营还不到一年,今年我们想把那家专卖店改为奇瑞的4S店,我们相信奇瑞的前景。”追随奇瑞6年多的老经销商陕西伊势威对奇瑞情有独钟。
“走出去”天地广阔
“3个多月前,我们与一家著名零部件企业签订了合作合同,我们觉得抓紧时间落实合作事宜就可以了,对方坚持要求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是为了扩大与奇瑞合作的国际影响。”一位奇瑞员工告诉记者。“我的一位美国朋友说,每隔两天他就会看到一篇与奇瑞有关的文章,奇瑞在美国的名声比在国内还响呢!”说起奇瑞,一位奇瑞员工满脸自豪。
根据有关统计,奇瑞在全球汽车企业中位列第26,算不上什么“巨头”。不过,就是这样一家成立还不足十年的“小字辈”,2006年却成为了国际车坛的“明星人物”。奇瑞自主研发的“心脏”ACTECO发动机成了“香饽饽”:一家美国企业购买了近两万台,老牌汽车公司意大利菲亚特汽车也相中了奇瑞的发动机,每年的采购量将达到10万台。最新的消息是奇瑞与世界第四大汽车跨国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合作,这项内容丰富的合作不久就将揭开神秘的面纱,奇瑞也将由此开辟国际合作的新模式。
起步之初的奇瑞曾迫切希望与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合作,结果总是被拒之门外。如今,已有数家世界汽车零部件500强企业落户芜湖,专门为奇瑞公司配套。主动前来寻求合作的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更是络绎不绝。
“如果我们能够满足奇瑞公司的质量和价格要求,我们就能真正站在竞争的制高点上。”一家国际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老总道出了选择奇瑞的真实原因。在他看来,中国汽车进入国际市场是大势所趋,而奇瑞就是中国汽车“走出去”的领军企业,选择奇瑞这只“潜力股”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与此同时,奇瑞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我国第一家将整车、CKD散件、发动机以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的轿车企业,并于2006年8月被商务部、发改委认定为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目前,奇瑞已经在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埃及等5个国家建立了6家散件组装工厂,这些企业运行状况普遍不错。此外,通过与国外经销商的合作,奇瑞汽车已经出口到了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奇瑞而言,“走出去”的结果是一举两得:“国际市场的成功,不仅使奇瑞开拓了另外一个市场,还有效地提升了奇瑞品牌的知名度。在国际市场的良好表现反过来还能够提高奇瑞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价值,对我们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也有帮助。”奇瑞汽车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金弋波如是说。
“奔腾06”,是奇瑞2006年的目标。如今,“奔腾”的任务圆满完成,奇瑞又为自己订下了新的目标———“飞跃07”。
|
1月17日,奇瑞公司工人在对即将下线的汽车进行检测。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