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未来发展路径出发,徐大麟从美国抽身而出杀了个回马枪,果敢挺进台湾"高科技荒漠",力求成为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师"。在20世纪80、90年代,台湾岛内视风险投资行业为"笨蛋才会投入的行业",而徐大麟却置冷嘲热讽于不顾,甘当风险投资行业的"大傻蛋"。为了最大限度消除投资人的心里阴影,徐大麟活学活用将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一词,翻译为不带任何刺激色彩的"创业投资",很快便筹集到了2000万美金,全力扶持宏基电脑(Acer)、台湾新竹科技园区、旺宏电子(Macronix)等高新技术企业。就这样,在"我的出发点是帮助台湾发展科技,但因台湾地区的状况最迫切的不是发展更好的科技产品,而是需要能够对做科技产品厂商进行投资的公司,即由科技导向变为投资导向。
为此,在"风险投资"的高远志向导引下,徐大麟"铁肩担道义"大打出手,不仅把"风险投资"的概念和方法引进台湾,而且将"基金管理"的理念输入宝岛,并付诸行动对150余家高新技术公司进行了风险投资,功到自然成地将台湾这个"高科技荒漠"变成了享誉全球的"高科技绿洲"。在长年累月的高风险投资过程中,徐大麟对"风险投资"的认知由糊里糊涂到清晰明了--"风险投资是所谓上市资本的一环,所有资本投在未上市公司,比较科技方面的,都用风险投资这种字眼,但另外也包括购并,只要这个东西不是在股票市场很快地买卖,我们都称作未上市,中间以风险投资历史最悠久,而且也是初创科技方面的资金来源。
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它是一个长期资金,尤其是初创,并不能借到钱的话,这是唯一的资金,所以受到很大的重视。另外最重要提到的一点,风险投资是支持自主创新的。为什么提到有风险,就是很多创新不一定能够商品化,所以在很高的风险之下,风险资金才能把创新作出来。风险资金是一个长线投资,所以比较稳定,不像股票,可以像蝗虫一样,一看好就进去,见不好就跑掉。"应对金融危机。
巧将美资"乾坤大挪移"
挺进中国大陆-妙把市场"刚柔总相济"
在台湾风险投资市场站稳脚跟后,徐大麟又马不停蹄地征战东南亚风险投资市场,在他的眼里--"亚洲的发展是曲线的发展,东南亚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很快,全世界看它们成长,都是很钦佩的,所以我们不能失去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应主动出击为一些急欲在东南亚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中掌握先机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扩展机会。"他说干就干--1988年,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募集风险投资3100万美元,创办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菲律宾分公司;1989年,成立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新加坡分公司;1990年,设置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泰国分公司;1993年,打造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分公司……
就这样,徐大麟以创业投资、上市辅导、企业并购等全方位投资服务为本,全力辅助东南亚地区的高成长公司,不仅为他们提供投资基金和财务规划,而且为他们提供管理与操作经验,从而为缔造"东南亚奇迹"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一提的是,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徐大麟冒险斥资1·5亿多美元,神出鬼没地甩出美国风险资金"乾坤大挪移"杀手锏,以最大限度地挽救亚太地区陷入财政困难的众多企业。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这一险中求胜绝招,令多少美资风险投资公司刮目相看。
1997年,为了拯救亚洲金融风暴重灾区--韩国的经济,世界银行选择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为合作伙伴,全权管理一个专门拯救韩国财务危机的风险投资基金。重任在肩的徐大麟果敢出击,快刀斩乱麻地帮助昔日排名韩国证券公司第5名、今天却面临破产倒闭的韩国三阳证券公司(Sangyong)实施重组,最后竟然没有花费韩国政府一分钱就使韩国三阳证券公司起死回生,使得雅号"白武士"的韩国三阳证券公司再振雄风,脱胎换骨为韩国数一数二的证券公司。每当回味起与亚洲金融风暴拼死抗争的串串险招,徐大麟总是百感交集--"风险投资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真正的对手是挑战自己的眼光。要知道,科技事业几乎就是一个科技人才的事业。一项成功的科技事业,里面一定有一批极为优秀的人才。可以这么讲,产品押的对不对固然重要,但如果企业内部的管理人才不对,几乎可以断定这个企业没有成功的希望。"
虽说,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在东南亚风险投资领域屡有斩获,但更令徐大麟牵肠挂肚的莫过于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事业--"在美国奋斗多年,我并未忘掉故乡,且持续回馈乡里,这是我身为侨民所能做的贡献与最大的喜悦。"正是怀着回报祖国的拳拳之心,徐大麟不计得失地开拓着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广阔市场--1993年,受美国安泰保险公司和中国银行的相邀,徐大麟与他们一道共同管理"中安基金",并占有50%的股份;1994~1995年,徐大麟先后投资了大连华宝房地产、沈阳东宇集团公司、海南航空集团、北京燕莎商城等成长型企业,并与北京大学通力合作创办起科兴生物工程公司;1998年,徐大麟将美国星巴克咖啡(Starbucks)引进中国大陆,目前已开店58家,并在2003年成功地将星巴克开到了八达岭长城上;随着中国大陆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崛起,徐大麟把风险投资转向了科技产业为导向,不仅斥资5000万美元扶持以芯片制造为主的中芯国际,而且力助以石化业为主的宏仁集团超常规发展,更有甚者在广东东莞投资一家为世界上最先进的MP3--ipodnano和ipodshuffle制造电池的高新企业……
时至今日,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总额高达2.5亿美元,投资对象涉及高科技、房地产、化工、消费类产品等领域,投资项目多达十六、七个。徐大麟之所以十分钟情于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事业,报效祖国母亲的确是一个重要动因,但同时还有赖于他对中国大陆发展风险投资事业重大意义的清晰认知--"中国被说成是世界工厂,因为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勤奋的工人。但是,中国人最大的长处--发明力、创造力却没有发挥出来。要成为世界强国,就要发展自主创新。自主创新的一个很大的工具,就是风险投资。"如何才能将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业做强做大?在徐大麟看来,别无捷径可走,只有实施"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以巧取胜战略。
一渡赤水--建构"高新技术孵化器":只有技术研究院、高科技园区和风险投资业"三驾马车"良性互动,才能形成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应用性研发,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只有这样全方位发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中国大陆沦为外资企业的研发中心。二渡赤水--设立"基金中的基金":中国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当前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希望深度介入中国大陆市场的天赐良机,通过设立"基金中的基金",投资一些国际著名的、对中国感兴趣的风险投资机构,并由这些机构的风险投资家们来管理那些与中国相关的基金。
历经19载的"越是艰险越向前",在徐大麟的苦心经营和细心打理下,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以拥有职员102人、设立分公司10家、管理5项泛亚太法人型基金(亚太成长基金)的无敌优势,纵横驰骋台湾、美国、亚洲、中国大陆的风险投资业,发展壮大为亚太区最大、分布层面最广的私人风险投资公司之一。成绩已成为过去,关键还在未来。为了迎接未来风险投资领域的重重挑战,徐大麟登高望远再前行,有的放矢地甩出了"三全齐美拓新径"的风险投资杀手锏。
第一锏--投资区域广泛化: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自身完善的运作机制和分布广泛的分公司两大优势,以掌握先进的投资方式致力于亚太地区的风险投资,从而在恰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完成最佳的风险投资机会。
第二锏--投资方式多样化:为了应对亚太地区各国经济、市场、法规环境的多样性,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力求投资方式的多样化,不仅为已取得主控性投资权的高新企业提供资金,而且为传统企业的扩展期筹集资本,更能为企业转型期的投资行为减低风险、提升效益。
第三锏--投资产业集中化:虽说,美国汉鼎亚太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在诸多产业领域八面威风收获颇丰,但他们也深知"五指并拢攥紧拳头更有力"的经营管理之道,故而,他们从所投资领域中遴选出了诸如储蓄科技、半导体、消费性产品、电脑周边、软件、保健、通讯业等潜力产业,集中全力加大风险投资力度,彻底剔除"广种薄收"的习惯思绪和运作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