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音乐2005年全面退守后,今年又拿回了mp3排行头名。周杰伦的《夜曲》去年排在光良的《童话》之后,屈居亚军,今年又被王强的《秋天不回来》压住势头。连续两年排名第二,这一定让小天王的粉丝们很是不解。
乍一听《秋天不回来》,觉得很像齐秦的音乐,据说演唱者还真是靠在翻唱网站模仿齐秦而走上音乐道路的。类似的编曲、类似的声线,十几年前的审美趣味又卷土重来了。流行歌曲难道和服装一样,也有周期?
从这些上榜歌曲可以看出,内地唱片公司已经江山尽失。10首入榜歌曲,有6首来自港台,3首是网络歌曲,只有1首民歌风味极浓的《吉祥三宝》,也是自发慢热起来的。
近年来网络歌曲可谓风生水起。从《老鼠爱大米》开始,《猪之歌》、《两只蝴蝶》等等一路引领各大音乐排行榜单。除了朴树、许巍等实力派歌手外,其余歌手无不受到了网络歌手的巨大冲击。
内地唱片公司一直缺乏包装能力。周杰伦、S.H.E、蔡依林,台湾唱片公司几乎推一个红一个。
内地一直缺乏“青春偶像”,有的也是成人视角的偶像,而不是S.H.E那样,让粉丝觉得是“自己人”。所以,当李宇春突然出来的时候,万人空巷,不难看出大众对“青春”的迷狂。
但遗憾的是,这是由电视台推出的,而不是唱片公司的功劳。在这一时期,很多唱片公司还是对叶一茜那种成人视角的美女倾心,而不去调整自己认识上的偏颇,结果唱片公司一直推不出偶像。
好在太合麦田把李宇春买了过去。一个现成的偶像,只需要弄出一首歌来,粉丝们就会追着去唱去学了。但一年来,除了翻唱刘文正那首《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稍微有些知名度外,李宇春其余的歌大都乏善可陈。一个超高人气的偶像就这么耽搁了。好在李宇春还能拍拍广告维持人气。
何洁、张靓颖也是,专辑倒是出了,却一直没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歌曲。
再看台湾,周杰伦、林俊杰、蔡依林如火如荼。而且有意思的是,台湾的流行歌曲都是唱片公司推出的,而不像内地,网络歌曲一统天下。
也许这正说明他们挖掘好歌的能力——优秀的歌曲都被他们买掉了,歌手不会因为在他们那里碰壁,最后靠发到网上去碰运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