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信息为情报
信息满天飞,但是如何将信息变为有加之的情报呢?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规划与定向
这是了解情报需求、建立情报目标的步骤。包括三个基本问题:我们需要什么?为什么要知道这些?一旦知道,要作出什么决策、采取什么行动?
20世纪60年代,中国大庆油田的位置、规模和加工能力是严格对外保密的,日本企业为了确定能否与中国做成石油设备的交易,迫切知道中国大庆油田的位置、规模和加工能力。并明确了专门小组负责此项工作。
2.信息搜集
这个步骤耗费时间和资源最多。这一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搜集哪些信息?信息源在何处?用什么方法获取?
1964年,日本经济情报部门从《人民日报》上看到题为:“大庆精神,大庆人”的报道,从而判断出:中国大庆油田确有其事。并以此为线索,开始全面从中国公开报刊上收集有关大庆的报道,覆盖的范围包括各个报刊杂志,除了重点关注的能源、勘测、冶炼机械等领域外,甚至包括了《中国画报》之类与石油能源毫不相关的资料。
在信息搜集中应该注意两点,一方面必须要保证信息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必须保证信息的系统性。很多信息,单独割裂看之间并没有很强的联系,但是将他们收集集中起来观察,往往可以发现重要的线索。
3.信息加工
从公开渠道收集到的信息往往精度不高,相互交错真伪难辨,因此需要一个初步鉴别、验证、整理、序化的步骤,要把从各方面搜集的信息置于竞争战略的考虑中,没有分析的信息是毫无价值的。
大庆油田的位置。1966年第一期的《中国画报》上,日本经济情报部门看到了铁人王进喜站在钻井机旁的那张著名照片,他们根据王进喜的衣着确定,只有在北纬46度和48度的区域内,冬季才有可能穿这样的衣服。因而,大庆油田有可能在冬季为零下三十度的中国齐齐哈尔和哈尔滨之间的东北北部地区。
之后,来中国的日本经济情报人员发现,从东北开过来的油罐车上有很厚的一层土,从土的颜色和测量火车每百公里的降尘量中验证了“大庆油田在北满”的结论;
1966年10月,日本情报机构又对《人民中国》杂志上发表的铁人王进喜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有一句“最早钻井是在北安附近开始的”,并从“人拉肩扛”钻井设备的说明中判断:井场离火车站不会太远。
同时,通过对铁人王进喜的报道中提到的一个地名“马家窑子”进行判断,因为窑子是东北地区特有的对地名的称呼,他们从伪满旧地图上查到:马家窑子是位于黑龙江海伦县东南的一个村子,在北安铁路上一个小车站东边十公里处。经过对大量信息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日本情报机构终于得出了大庆油田的准确位置。
大庆油田的规模。为了弄清大庆油田的规模,日本情报机构,对王进喜的事迹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报道说:王进喜是玉门油矿的工人,是1959年在北京参加国庆以后志愿去大庆的。日本情报机构由此断定,大庆油田在1959年以前就开钻了。对大庆油田的规模,日本情报机构认为:“马家窑子是大庆油田的北端,即北起海伦的庆安,西南穿过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的安达附近,包括公主岭西南的大喷,南北四百公里的范围内。”估计从东北北部到松辽油田统称“大庆”。日本情报机构的分析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大庆油田的加工能力。为了弄清大庆油田的加工能力,日本情报机构从1966年《中国画报》第一期的照片上看到大庆油田炼油厂的反应塔,从反应塔的扶手栏杆(一般为一米多)与塔的相对比例推断,该反应塔的直径大约为5米,从而推断出大庆炼油厂的年加工原油能力为100万吨。而在当年大庆“已有820口油井出油”,年产原油360万吨,估计到1971年可增加到1200万吨。
通过对大庆油田的位置、规模和加工能力的情报分析以后,日本决策机构推断:中国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必然会感到炼油设备不足,日本的轻油裂解设备卖给中国是完全有可能的,中国所要买的设备规模和数量要满足每天炼油一万吨的能力,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产品。果不其然,没有过多久,中国石油工业部就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购买日产一万吨的炼油设备,日本的炼油设备以其有现货、价格低、符合中国实际生产能力而倍受欢迎,一举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