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出口保卫战(2005年至2006年)
■2005年1月1日,按照世贸组织议定规则,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配额制全部取消。中国纺织品企业进入“无配额时代”。
■2005年4月4日,面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增加的状况,中美纺织品摩擦不断升温。美国启动对棉织衬衫等三种中国纺织品的“特保程序”。并于5月13日对上述产品重新进行配额限制。
■2005年4月6日,欧盟公布对中国纺织品的特别限制措施行动指南。
■2005年4月28日,欧盟决定对九类中国纺织品开展特保调查。
■2005年5月18日,美国追加对合成纤维裤子等四类中国纺织品设限。
■2005年5月20日,我国政府宣布从6月1日起大幅提高74种纺织品的出口关税,其中多数产品的关税提高了4倍。
■2005年5月27日,欧盟宣布对中国麻纱和T恤启动特别调查。
■2005年5月30日,我国政府宣布从6月1日起取消81项纺织品的出口关税。
■2006年1月1日,中美纺织协议正式生效,按双方约定,协议涉及的中国对美纺织品和服装出口2006年的增长率将限定为10%至15%,基数基本上是2005年美国从中国的实际进口量。其中签订的弹性条款,将赋予中国2006年享有2007年限额数的3%预借数,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配额不够的矛盾。
皮鞋贸易骤起波澜(2006年)
■2006年2月23日,欧盟委员会建议对中国和越南产皮鞋征收为期半年的临时性反倾销税。
■2006年3月,中国温州、广州、泉州三大产鞋基地鞋革协会联手建立“反倾销应对联盟”,并与欧盟代表团举行沟通会。
■2006年10月5日,欧盟对中国皮鞋反倾销调查案做出最终裁决,并裁定将在今后两年内向中国产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
郑秀康
作为中国最大的皮鞋制造企业之一康奈集团的掌门人,郑秀康早已把地球上的每一个
角落烂熟于心—————如何让康奈的人头像商标遍布地球各地是如今他最关心的问题。
“中国模式”失灵
照搬温州店铺成致命问题
“温州制造”蒙羞
走进法国商场开专柜
“欧盟制造”之梦
康奈要帮助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