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研究 >> 品牌案例 >> [专题]案例透视

相煎何太急:一企双牌的错误竞争


[ 沈海中 中华品牌管理网    更新时间:2006/11/27  ]    ★★★

  A企业是一家极具实力的老牌音响企业,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火热了数年。然而,由于产品外观、价格定位、品牌建设、通路模式、终端营销、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的“掉队”,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已是“百病缠身”,发展艰难了。企业董事会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决定重建强势营销部,促使旗下B、C两大AV品牌“东山再起”,重现辉煌。2001年,一名营销总监和数名经理及其它人员到位,B、C品牌全面优化与提升开始了。由于B品牌定位为中、高档品牌,企业以往十多年的发展也主要依靠的是她,是其企业的“脸面”,所以,B品牌由营销总监亲自挂帅;C品牌定位为中档品牌,由D经理主抓。

  随着一系列工作的不断推进,营销总监越来越觉得自己同时负责C品牌的运作,严重束缚了B品牌的优化与发展,导致B、C两品牌都不能更快的取得提升与发展的突破。于是,他向董事会提议:把D经理提升为C品牌的营销总监,由他全权负责C品牌,自己全力以赴推广B品牌,这样推广思路会更宽广,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董事会接受了他的建议。之后数月,B、C品牌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受到市场发展的严重制约、企业下达的销售任务等原因,B、C品牌作为兄弟品牌本应该各走其道,携手发展,却慢慢地生出了很多不应该出现的问题,“走火入魔”的走向了兄弟品牌错误竞争之路,展开了不见刀光剑影的自相残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格定位立刻混乱不堪

  这是首先表现出来的一点。原本B品牌的套装产品主体价格在8000元—15000元之间,C品牌的在2000元—6000元之间。受到市场、销售任务、内部竞争的三重压力,B品牌逐步推出低价格的产品,3000多元/套,2000多元/套,最终连1580元/套的B品牌产品都出现了,还赛不过B品牌最贵套装产品的零头——最昂贵套装产品价格与最便宜套装产品价格相差两万多元。C品牌作为与B品牌错误竞争的“始作俑者”,产品价格方面自然毫不示弱:一方面继续向低价格蔓延——你B品牌有胆推出1580元/套的产品,我C品牌就推出1080元/套的产品,看你怎么跟我比;另一方面即是向高价格挺进——我也推出8880元/套、12880元/套、15880元/套的产品,看你B品牌能把我咋样!这样,B、C品牌的系列产品的价格就混乱不堪,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定位也就变成了无稽之谈。


  二、产品外型与工艺大雷同

  B品牌有好的产品外型和使用的工艺,两个月内C品牌就将其抄袭据为已用,换个新鲜的名字,价格比其低一些甚至半截,让B品牌的营销总监悔恨交加。这样在产品外型设计、工艺应用方面相互抄袭,冷淡创新,造成B、C品牌形同虚设,推广乏味。


  三、产品品质不再得到保障

  两个品牌的系列新产品都急迫的下单生产与要货,再加上众多的OEM单,工厂方面受到人员、机器、场地等方面的控制,偷工减料的现象变得异常的疯狂,新产品中十有四、五是废品。难怪B、C品牌的售后服务部门人员由两人猛增到六人,原来是太多的喇叭、音箱、功放等要更换或修理。这样不确保产品质量的行为理应制止——频繁的严重的产品质量=品牌失去了信誉+产品失去了销售。


  四、广告内容抄袭有恃无恐

  B品牌有着曾经巨大的辉煌,品牌底蕴深厚,C品牌只是区域市场的小弟。D经理上任C品牌营销总监后立即“大刀阔斧”的采用B品牌的宣传内容,凡是精要的东西都来者不拒,抄袭得有恃无恐。最终造成两个品牌“穿着”、“内容”相差无几,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扪心而问:B、C两品牌一点区别一点个性都没有,又怎能让消费者记忆深刻,付诸购买呢?!这样操作,岂不是在每个区域都“撞车”?这样发展,又怎能把两个品牌同时打上去,都赚钱呢?!


  五、终端售卖竟然相互攻击

  基于重新推广,又几乎上是同步推广,再加上部分加盟商同时加盟和销售B、C两品牌,就出现B、C两品牌同时进入一卖场,其专卖店位置相差不远甚至是紧靠在一起。这还不打紧,更让人恼火的是C品牌专卖店的卖手居然经常对消费者说B品牌如何如何的不好,让B品牌的卖手愤怒并倒戈而击。兄弟品牌竟然发展到这种程度,的确是企业的重大失误。除此以外,C品牌专卖店的卖手们还在D总监支持下使用价格私自提升后再超常规打折的销售伎俩。如全国统一零售价为5180元/套的音响,卖手私自提升为12800元/套,然后7或6折售出(一般为九折,最低不低于八折),似是让消费者受益不小,实则欺骗了消费者,也严重的阻碍了B品牌的推广与销售。若常此以往,C品牌必将为消费者所卑耻,被市场所抛弃!


  六、品牌形象受到严重摧残

  由于产品质量、价格定位、广告宣传、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连锁反应,B、C品牌形象在消费者的心目中自然是一落千丈,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扶不起的阿斗”。由此可见,这种运作使得B、C品牌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甚至是灭顶之灾。让人无不担忧。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耐克舞动女人心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饰品、品牌与静销力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