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艰难历程 中国无从回避
联想全球掌门杨元庆点评对外扩张阵痛——
当TCL和明基对外扩张一败涂地的时候,另一家源自中国的“跨国企业”正在欧美蹒跚独行,那就是全球第三大电脑集团联想。上周五,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用“无限风光在险峰”去形容内心的感受。
让欧美接受廉价的“中国制造”容易,让他们接受“中国品牌”则充满挑战。面对中国企业军团的外扩阵痛,杨元庆承认,上个世纪日韩品牌曾走过的艰苦历程,数十年后的中国企业同样无从回避。
●“联想不会发生任何意外”
记者:联想在美国的销量上季度下降了9%,这种挫折是否出乎预料?
杨元庆:没超出我的预期,当初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时候,联想就考虑到了困难,波折不可避免。不过我对联想未来的走向已心里有底,联想不会发生任何意外,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这是一年来最让我高兴的事。
记者:可除了销量下滑外,联想利润也出现下降。
杨元庆:市场竞争,尤其是价格竞争很激烈,挤压了利润空间。另外,第一阶段的成功得益于我们扎实的准备工作,整合很顺利,但接下来就不是简单的团队问题,而是要在每个国家建立适合的销售模式,这需要时间。
记者:有人说联想在3年内都不能规模性盈利?
杨元庆: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恢复增长的动力,二是把利润率提高到3%-5%的正常水平,这个在3到5年是可以完成的。
●“中国品牌在全球还没整体影响力”
记者:最近TCL和明基对外扩张都遭遇失败,中国企业国际化是否存在天生阻碍?
杨元庆:确实有天生的难题,比如中国品牌在全球还没有整体影响力。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品牌和80、90年代韩国品牌曾走过的艰苦历程,中国企业也必须经历,无从避免。不过即使有国家形象的帮助,能否成功还是在于自己,美国企业进入中国一样不容易,这需要时间,投资人需要耐心。
记者:您一直强调耐心和信心,但这还不能说服投资人。
杨元庆:并购初期不敢轻易判断,但现在我敢给出肯定答复,就是联想中国的经验一定行之有效。比如说“交易型”模式,这已经在印度和中国香港首先尝试,成功后又在德国推广。上季度,德国市场总销量上升了20%以上,你知道要改变人的观念,再把这些观念变成现实有多么不容易。
记者:美国消费者是否很难认同Lenovo这个来自遥远中国的品牌?
杨元庆:联想品牌确实有更长的路要走,要做到在中国一样的影响力,还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打造一个真正国际化的品牌很难,非常难。
●“戴尔高管融入联想文化”
记者:在国际市场,联想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杨元庆:联想在欧美的财务数据并不盈利,现在的挑战比前两个季度还要大,因为欧美市场增长放缓,主要因为大客户购买在下降,带动市场的力量已经变成了中小型企业和消费者,而这些我们还不能完全覆盖。因此联想在境外也必须加强依靠分销商和店面吸引消费者的“交易型”业务。
记者:联想刚从戴尔和微软挖来不少高管,对这支国际团队做何评价?
杨元庆:我很满意,融合超出了预期。联想文化有三个基本原则,坦诚、尊重和相互妥协,在此基础上,联想建立了一支真正的国际化团队。
记者:那么多戴尔高管加入联想,会不会对企业文化带来冲击?
杨元庆:众多的戴尔高管让队伍多元化,也增加了联想在供应链方面的经验。另外,几种文化碰撞在一起,会促进大家的思考。 晨报记者 张黎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