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农村慢性病患者判断药品质量高低的标准如下:
●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即为有效,就是好药。比如,不能快速有效止咳就被认为不是好的咳喘药。农村患者无钱长期吃药把病彻底治好,尤其是慢性病,只要药能马上减轻其症状或痛苦,就认为是好药。
●患者一般很少关心你是中药还是西药,也较少关心毒副作用,在患者被病魔折磨得异常痛苦时,他首先考虑的是见效快慢。农村患者认为,西药吃药2—3天必须见效,中药7—10天必须使症状减轻,否则农材患者会认为无效或效果不好而转换品牌。
●对100粒以上的包装,如吃1—2瓶(盒)必颈看到症状减轻,否则会认为无效而改换品牌,如今农村患者大多无钱也无耐心把一种药吃5盒以上。
●农村患者购药多为经验型:他们对药品知识知之甚少,但据大多数零售场所从业人员反映,来购药者多为指名购药,对药品的选择首次受医生、零售店员或广告影响,以后购药多以自己对药品疗效的感觉与认识,直接向店员指名购买,品牌忠诚度较高。几乎每个人都对常见疾病有自己心目中疗效好的药品。
建议
C、把保尔胶囊改为保尔ε—3胶囊。注意:保尔的字体不变,只在下面加小字:ε—3胶囊。把原来的天然保健品几个字去掉。
理由:
1、节省传播成本,形成品牌保护壁垒。因为,对于保尔来说,真正有效的就是ε—3必须脂肪酸,你无论怎么宣传,都绕不开ε—3必须脂肪酸;对于消费者来说,保尔和ε—3必须脂肪酸不能直接划等号。我们只能先宣传ε—3必须脂肪酸的功效,才能宣传保尔和ε—3的关系。这样,无疑加大了宣传成本。
再者,等到消费者都知道ε—3必须脂肪酸的功效后,别的企业也能生产,也能声称为ε—3必须脂肪酸产品。我们前期宣传ε—3必须脂肪酸的功效,等于做了公益广告。如果把保尔胶囊改为保尔ε—3胶囊后,有意或无意就把保尔等同于ε—3胶囊,别人再讲是ε—3必须脂肪酸产品,只能是追随者,而不是行业领导者;这样,就能形成保尔的品牌保护壁垒。喜之郎就是利用这个方法成功的。最初,喜之郎的广告称:果冻布丁,就是喜之郎。后来改为:果冻布丁,喜之郎。有意或无意就把果冻与喜之郎划上了等号,喜之郎就成了果冻或好果冻的代名词。让其他跟随者无从模仿,从而树立了行业领导者的地位,保护了品牌。
还有,如果保尔不提是ε—3必须脂肪酸产品,同样不利于传播。别人也会说,保尔含的成分不就是和深海鱼油一样吗,而鱼油的价格很便宜呀(仅仅用含量的高低来说服顾客,恐怕力度不够)。其实,保尔远不止和深海鱼油一样简单。
2、对于保健品,消费者总有一种抵触情绪,你再好的功效,他都会打折扣。不提保健品,可增加消费者的使用信心。至于ε—3这样的专业术语,不会影响品牌的传播,反而能促进传播。
例如,一讲DHA这个专业名词,虽然消费者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知道DHA能让孩子更聪明。再如脑白金的脑白金体之说,让人似乎觉得人衰老与脑白金体分泌的脑白金少有关。同样道理,只要告诉消费者ε—3的功效就行了,不必要非要知道ε—3是什么。就像吃西药,别管里面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只知道治什么病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