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微薄利润与日益增长的成本
那么,家电连锁巨头为什么还要拼命的兼并扩张地盘呢?首先,门店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好的位置占一个少一个;其二,连锁卖场要通过不断扩大经营规模降低进货成本。然而,高扩张面对的却是低利润,这就是中国家电连锁行业无法逃避的严峻现实和尴尬。
目前微薄的利润已经是中国家电连锁行业的普遍现象。百思买在美国的零售大约有 25%的毛利, 而中国家电连锁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仅有10%, 公司净利润普遍在1-2%。日益增长的成本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门店租金,然后才是广告促销费用、物流费用、人员费用等。由于近几年百货连锁业和家电连锁业都在快速扩张,常常看到家乐福、沃尔玛、联华超市、苏宁、国美为了同一个店面位置大打出手,直接导致了门店的租用成本扶摇直上。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中心城市3000-4000平方位置好的门店现在一年的租金大约要200万,我们按照2%来核算家电卖场的净利润,就必须要有至少1亿的销售额才能将门店租金保住。这样的成本对各家连锁企业来说都是个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目前,家电连锁卖场解决低利润高成本的办法还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店面数,扩大采购规模,压低供应商采购成本。
国美收购永乐的消息得到确认后,家电生产企业哀鸿遍野。虽然有业内人士乐观的认为,这起并购有可能避免加剧的恶性竞争;但多数家电制造商却担心国美挟爆增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压低产品供价。2003年国美就曾对供应商强收15项费用,家电制造业敢怒不敢言,而当时国美的实力尚不及目前的1/5。
连番并购后剩下的国美、苏宁、百思买已经形成了“双寡头 + 一新强”的局面,这无疑使上游制
造商的发言权被进一步削弱。也正是由于国内制造行业的分裂与软弱使得家电连锁巨头得以继续通过盘剥制造商来获得企业主要利润。
2:延长结算周期,占用供应商资金,保障自身现金流。
家电连锁企业每开一个店面,最主要的就是开店前的投入。卖场一旦开业就会通过占用供货商的货款来维系本身的运营支出。通常的结算周期为45天,但有的卖场对2类品牌和杂牌的结算时间已经超过90天!家电连锁巨头正是通过无情的占有供应商的资金来保障其自身的发展和扩张,从而获得一定的边际利润。
3:成立投资基金,在资本市场和不动产市场投资获利。
应该承认,国内的家电连锁业在主业经营的规模上增长强劲,但实际利润却乏善可陈。2%的微薄纯利根本不足以支撑业态的健康发展。但是,连锁行业的庞大现金流对资本市场和不动产市场而言,却是个不错的运做载体。前几年,由于资本市场的不规范,加之房地产行业的非理性上扬,使得家电连锁巨头纷纷利用占用的巨额现金流大举进军股市和房产。国美和苏宁都成立了专门的投资部门和房产企业,并且获利颇丰。
但是,对家电连锁业而言,如果主业始终解决不了盈亏平衡问题,那么其他的赢利途径都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一旦遭遇宏观调控或者经济低迷,抑或内部机制运转不灵、资金链绷紧,很容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家电连锁巨头们迫切需要在狂热的扩张过程中,能冷静的反思、总结、寻找现实可行的赢利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当然,目前国内的经济环境还是给了家电连锁企业一定的时间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2006年是中国家电连锁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各主要的家电连锁企业都面临着兼并和扩张带来的一系列内部整合问题,整个行业也还没有远离主业亏损的无间地狱。在2007财年来临之前,不论门店多少,不论销售额大小,谁解决好了扩张的消化问题,谁解决了主业运营的财务平衡问题,谁就在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了真正长久的优势地位。
原载:《电器》杂志2006年8月刊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dannypzj@ms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