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常说,中国的许多老板在偶然中成功,在必然中被消灭。
那么,是不是没有当过陆军、海军,就直接成为空军的第二类老板就注定要被消灭?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绝对这回事。但就我的所见所闻来说,这些直接通过金融资本发财的企业也好、老板也罢,必须要补课,而且付出的代价不会低。这就像建国以来,左派分子始终拒绝市场经济的理论一样,经过几十年痛苦的摸索以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中国从邓小平始,这个问题才算尘埃落地。今天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其实就是补课,这是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002年我去新疆旅游,盛极一时的德隆老板曾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也许是我知无不言的一番诤言打动了这位听惯了顺耳话的老板,对方非常诚恳地邀请我给他们当顾问,因为其它一些特殊原因,我婉拒了。但我当时对老板产生震动的一席话现在回味仍饶有趣味。
因为这家公司的真正腾飞不是靠流通与产业,而是来自于资本市场。从股市圈了大量的浮财后,老板便开始了多元化的扩展,根本目的是使之变成恒财。其中一个举动便是花巨资从国外购买了一艘航空母舰,放在沿海的一个港口,作为旅游观赏之用。
我对老板说,就我的经验而言,一个主题公园或一个旅游项目黄金时间只有两年。你们当初最大的失误是不懂预留管线的道理,也就是说没有长线眼光。巨资购买的航母是你们手中的重量级筹码,完全可以用之去与当地政府谈判,如果不行你还可以放在别的地方,又不是死了张屠户,要吃混毛猪?谈判的重点应该是停放航母岸上的大片土地。这才是未来的希望,这也是我常说的要跳出项目做项目、反弹琵琶的道理。
我还对老板说,现在你们倒好,只取得了停泊航母的小小海域,岸上的土地与你们没有任何关系。由于你们的项目带动了当地的地产行业,别人发了财,你们却两手空空。那艘航母风吹日晒雨淋,价值只会一直衰减。这个教训太深刻了。
其实这家公司类似的错误还有不少,公正地讲,老板本人是相当不错的。他们之所以犯了这么多错误,与他们的出身有很大关系。由于他们是靠金融资本发的财,缺乏做产业所需的产业能力(因为做金融,做产业,或者做流通,彼此所需的思维模式和背景手段是完全不同的)。除此之外,他们也没有操作实业需要的专业管理团队。这绝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以为花高薪请来就行。有空军,没陆军,纵使有大钱瞬间招养不少军人,但那不叫真正的陆军,顶多叫雇佣军,是打不了硬仗的。请来固然没有问题,但如果这些职业经理人发现老板在这方面是个菜鸟,会无所不用其极地吃里扒外,而且不脸红--反正老板的钱也是来路不正,我这叫劫富济贫。看看南德的牟其中和晓庆公司的刘晓庆,就知道了。
但这样的职业投机者在联想、在海尔、在华为、TCL就根本不可能存在。因为他们的老板是狼中之王,比狼更宽厚、仁慈,但同时也比狼更残酷,更凶猛。
我见过很多靠浮财发家的老板,很多人就是被职业经理人搞垮的。但我认为根子还是在老板那里。老板与职业经理的关系,就像东风与西风,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一个职业经理人在联想,可能恪敬职守、工作勤奋、品德高尚,但如果他去了另一家极不规范的公司,可能很快变得偷奸耍滑、吊儿郎当甚至卑鄙无耻。
不管是第一类经历过完整市场洗礼的老板,还是第二类直接当空军的老板,他们如果真的想打造中国式的百年老店,往往逃不过由诈到仁、由凶到慈、由恶到善的进化格局。
以前我曾说过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势,这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老板运作企业的不同方式。小老板只要兢兢业业地把该做的事做好,就可以了;中老板仅仅能把事做正确,还不行,必须懂得如何做正确的事,懂得市场竞争的策略和手段,懂得管理团队的打造与企业文化的宣导;而大老板除了懂得做事与市之外,还必须具备通过中国宏观的经济大势、区域经济趋势以及行业发展态势,创新商业模式的能力,也就是说必须具备战略思维能力,具备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从而紧扣时代脉搏,引领市场潮流,成为与时俱进的火车头。
以上是从外或毛的角度讲中国式的亿万富翁的进化之路,那么如果从内或皮的角度来看,其进化之路应该是什么呢?
先讲小老板靠术。这是进化的最初阶段,由小蝌蚪逐渐变成小青蛙。这个阶段的企业和老板非常脆弱,是否能够活下去是第一要务。我始终认为老板的所作所为,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其行为操守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存的环境(历史、政治、现实与习俗)和发展的阶段,而非个人品德。
为了生存,这些小老板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继续生存,黑心棉、假酒、假奶粉、毒火腿,他们会卖;只要能实现从乌鸡到凤凰的跨越,他们敢走私贩私、践踏法律、冒天下之大不韪;只要能赚到丰厚的利润,他们会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所谓的无商不奸、为富不仁以及现在社会上广泛争论的商业的诚信危机,多半发生在这个阶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