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规划 >> 品牌策划

美国银行业经营策略的变革及其动因分析


[ 滕光进 刘琛 中国发展观察    更新时间:2006/3/28  ]    

    一、美国银行业经营策略变革特征分析

  随着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如国际经济一体化、法律与监管制度、信息与网络化技术发展,美国银行业不断变革和创新自己的经营目标与策略,以适应竞争环境,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将美国银行业经济策略的变革特征归纳为如下五点:

  一是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银行业经营目标是提高财务效益,只注重资产收益率,经营策略主要是扩大传统的信贷业务规模,由于分业经营限制和金融市场化程度不高,扩张主要依赖自我扩张。但因为只注重规模的扩张放松了风险控制,导致不良资产比例高,信贷资产质量下降,资产的经济效益差;二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1988年巴塞尔协议实施前,美国放松了对银行业的管制,金融市场化程度也不断提高,银行业逐步进入了兼并收购高潮,同时银行业也参与和助推了企业间的并构活动(如LBO),出现了大量的恶意收购事件。该阶段银行业只注重资产收益率(ROA),而忽视资本收益率(ROE),管理模式粗放。经营策略的重点是通过兼并手段来扩大不占用或少占用资本的中间业务规模,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超过20%,ROA提高,但ROE下降;三是80年代后期,尤其是1988年巴塞尔协议实施依赖,银行业务规模的扩大受到资本限制,银行业开始重视资本收益率(ROE)的提高。银行业务按照行业而不按地区来管理,银行采取保守性经营策略,注重资产质量和流动性的提高。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在该时期迅速发展,以解决银行资产流动性差的问题。结果资本收益率(ROE)上升,银行规模扩张速度下降;四是9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并对银行业的经营策略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银行业务流程重组和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银行业务的国际化程度较快提高,同时伴随产品模型、定价模型、风险管理模型的广泛应用,现金流管理(自下而上)日益受到重视,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五是9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重新崛起,1999年11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实施后对银行业的管理进一步放松,推动了银行业进入兼并高潮,银行业通过兼并收购迅速扩大了投资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务规模。2004年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增长到45%,像花旗银行等一些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超过了总收入50%。另外,电子银行业务迅速发展,银行业国际化程度和多元化整合能力提高,竞争力不断提升。

    银行业总体经营策略变革的同时,分行的经营策略也在发生变化,分行面临来自众多方面的挑战,如经营分行业务变得的日渐昂贵、分行雇员中缺乏销售和服务的文化、单一分行难以获得客户的充分信息、技术经常衰老和过时、基于产品和渠道的组织(分行)会导致扭曲的行为、总分行信息系统之间存在隔阂、分行的业务处理过度依赖人工和纸质文件等。面对挑战,分行努力提高客户吸引力和业务量,主动管理和提高客户忠诚度,促进零售业务文化、管理区域市场,提高自助业务量等。

  二、美国银行业经营策略变革的动因分析

  (一)法律和监管环境不断放松,推动了美国银行业经营自由化的进程

  1933年美国法案有四节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被称为“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进而形成了分业经营的模式。1980年代以后美国银行业监管的放松,尤其是1999年11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生效后,促使美国大商业银行通过收购兼并加速发展投资银行、保险、基金等多元化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大幅提高了非利息收入的比重。

  在1988年7月实施《巴塞尔协议》之后,银行加强了内部风险管理,与此同时也更加注重无须大量资本金的表外业务的发展,如为企业提供咨询,投资决策,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各种金融品种的投资组合,并为个人和企业的投资理财提供个性化服务,商业银行的经营有了更大的灵活性。2004年国际清算银行颁布了《新巴塞尔协议》最终版本,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已经开始对银行业的经营管理产生影响。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银行业务流程管理变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美国银行业管理模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导致性业务流程的重组,进而提高了银行的效率,可以更加主动地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传统的银行经营管理一般按照区域、产品、业务来划分,内部的客户、报价、关系、风险、处理等管理环节之间相互交错,管理效率低。考虑到信息网络技术、产品创新和政府监管因素,将银行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重组,整合成不同的业务管理流程,形成有效率的银行业务流程管理结构,每种业务流程管理的工作流包括客户、关系和风险管理三个核心部分(见下图)。

  (三)网上银行发展带来银行业经营策略的重大变革

  网络技术和新的通讯手段的创新推动了美国电子/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目前美国传统银行都把网上银行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各银行纷纷开始筹备或已开展网上银行业务。据有关机构分析,美国85%的银行已经或正准备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美国1998年开始使用电子支票,1998年84%的税务支付通过网络进行;1999年80%的社会福利通过网络发放,2005年网上银行业务量会占到传统银行业务量的50%~60%。

  中小型金融机构采用的电子/网络技术一般采用外包的方式,例如美国的Digital Insight是美国电子/网络银行技术最大的ASP公司,提供一整套先进的网上银行技术。对于大型的金融公司,他们一般会采用许可证方式购买专业网上银行应用系统,技术服务提供商会根据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需求将应用系统整合到客户的总体IT系统上。有些IT技术势力强的大型金融机构也会自主开发相关的网上银行应用系统。

  美国网上银行的发展水平较高,业务除了查询、转账、结算外,还涉及贷款、抵押、证券股票、理财以及其他银行业务,面较广,有的还提供个性化服务,如美洲银行的“建立客户自己的银行”,利润更多来自中间业务。有一些新的个人特色强的金融产品,形成全方位的网络金融服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网络银行在便捷性、安全性、速度、成本等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优势。电子/网络银行实现了业务和IT技术有机结合,目前电子/网络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零售业务上,商业性业务也在部分地采用电子/网络银行方式来进行。网上银行让银行与外界的联络更加方便,银行及银行内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更容易,银行同客户间的关系更紧密。

  网上银行的发展对美国银行业务受其影响日益增强,这将逐步影响银行业务的调整和发展。近年来每个重点发展的金融服务有:网上证券交易、使用多种方便的支付方法、开展多方面的金融信息服务、推广在线银行、在线贸易服务、提供在线投资、在线保险和在线理财服务、完善税务在线服务和在线消费和购物服务、提供IT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鼓励创新活动等。金融业对信息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美国银行业经营策略变革的启示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几点启示

  第一,重视市场定位与经营目标的确定。美国商业银行不管大小,从开业的那天起,就已明确自己的经营理想(vision)、经营使命(mission)和企业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从而注意企业文化的塑造、培育与传播。市场定位与奋斗目标的明确,有利于全行朝着统一的目标前进,全行员工也有了统一的行动指针。第二,重视业务的不断创新。美国商业银行业务种类和金融工具(含货币市场工具、资本市场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繁多。根据市场与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推出新业务品种是美国商业银行的一大特点。目前,美国商业银行开展得比较多的新业务品种有:租赁型业务、客账购理业务、贷款买卖证券化业务、锁箱收账业务等。事实上,推动美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原动力简称为4S,即COST(成本)、CUSTOMER(客户)、CONVENIENCE(方便性)、COMPUTER(计算机);第三,重视客户需求的变化,进行营销理论创新。美国商业银行十分重视客户需求的变化,银行的营销理论也相应地发展创新。20世纪50—80年代营销理论的基本原则为4P,即PRODUCT(好产品)、PRICE(合理价格)、POSTION(适合的营销地点)、PROMOTION(特色营销措施);第四,重视客户关系管理(CRM)。传统以产品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和现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是有很大差别的。现代的客户关系管理十分重视不同渠道客户信息的整合和客户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挖掘客户信息的潜在价值,做到不移 动客户,只在组织内部移 动客户信息,让客户信息在组织内部得到共享;第五,重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银行业的现代化管理和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和润滑剂,先进的信息技术是美国商业银行业务增长与效益增长的基石。

  (二)美国银行业经营策略发展趋势

  第一,区域性和全国性银行业的全球化趋势正在加快,美国区域性银行和全国性银行都在加快其国际一体化战略,通过并构、战略联盟、开设独立分支机构等手段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第二,银行业越来越重视如何快速提供优质服务/产品。银行产品/业务创新周期不断缩短,市场需求加快,能否为客户提供及时和高品质服务成为银行业经营成败的关键;第三,通过应用改进的业务流程、更好的数据挖掘和强大的传送技术、准确产品定位能力来提高客户服务能力;第四,在日益受到政府规制和技术变革的冲击下,美国银行业通过不断创新,改善管理和业务流程,以及不断调整其区域性、全球性战略来主动应对挑战;第五,银行业的扩张除了并购方式外,更加重视内生式增长战略,重视零售银行业务;第六,通过有效控制其分行的经营成本来提高整个银行的竞争优势。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品牌需要广告 广告要求比稿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品牌形象代言人今天你选了没有?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