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关注全国两会

两会时评:“钱途”和“前途”政府兼而顾之


[  大众日报    更新时间:2006/3/10  ]    ★★★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日电 题:“钱途”“前途”政府兼而顾之

  中新社记者周兆军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有教无类。”即使是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渊,也成为他的弟子。两千多年后,中国总理温家宝郑重承诺,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此举将使农村“寒门子弟”有机会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本届中国政府体察民情,惠及“三农”的善政先后出台,让几亿农民“钱途”光明。然而,信奉“耕读传家”古训的中国农民,历来把子女教育视为头等大事。随着实行了二十年的“收费义务教育”接近历史终点,农村孩子看到了“前途”。

  曾几何时,“学费贵”横亘在千万个农村孩子面前,成为阻碍他们改变命运的“拦路虎”;曾几何时,“择校难”成为压在千万个贫困家庭心头“永远的痛”,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可望难及。

  义务教育的本义即是免费教育。以义务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制度,百年前在华夏大地萌芽,在中国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历经曲折,今天终于回归其应有之义。

  诚如温总理所言,免除学杂费,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有学者说,这也是中国教育公共政策发生宏观转向的拐点。此举不仅是对农村孩子的扶危救困,实行全民免费义务教育才是最终目的。

  毋庸讳言的是,未来义务教育的免费之路仍有坎坷: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先天不足,乡村教师流失严重。种种问题,彻底解决非一日之功。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固然是治本之策,但相关机制的建立、责任的明确亦不可少。

  一百年前,清廷管学大臣张百熙“无论何色人等皆应受此七年教育”的理想,在积贫积弱的当时中国只能是空中楼阁。一百年后,中国有财力支撑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义务教育不再仅是家长的义务,政府果断地承担起应尽职责。

  “善政不如善教。”有了政府的财力支持,农村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终于找到了落脚点。完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林毅夫为何最担心乱拆农房?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两会热论房价:与其瞎起哄倒不如去...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