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 [专题]行业研究

保险业:三巨头主导历史


[  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06/3/8  ]    ★★★

  廿五年廿五行(20)保险业

  本报记者 凤飞伟

  目前在深圳的保险市场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鼎足而三(三家公司市场份额约占七成),这三家公司在深圳发展壮大的历程,是整个深圳保险业发展的缩影。

  人保“独角戏”揭开序幕

  深圳的商业保险,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1951年6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在中国人民银行宝安县支行设立保险代理处,同年11月代理处改为宝安县办事处。1953年11月,人保广东省分公司将该办事处升格为宝安县支公司。不过到了1958年,国内保险业务停办,机构被撤销。这一段时期是深圳保险业的“史前时代”,现在深圳的保险业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

  1979年11月,人保广东省分公司在深圳设立支公司,这一年是新时期深圳保险行业的元年,刚起步的深圳保险行业非常弱小,1980年深圳全市累计保险业务收入仅为28.7万元。

  “当时很多人还不了解什么是保险,有不少人以为我们保险人是卖保险柜的”,回忆起当年的情形,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行政管理中心副主任、深圳保险学会副秘书长管树华用这样的“笑话”来说明当时人们对保险业的理解。

  “那时候保险从业者一般都坐办公室,等着别人上门来投保,工作状态同坐机关没有太大的差别。”当时上门来投保的主要是那些做涉外出口的企业,主要以财产保险为主。而当时从事保险业主要就是人保深圳支公司。

  1984年2月,人保深圳支公司升格为深圳分公司。同年7月人保深圳分公司从人民银行分设出来,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此基础上,人保深圳分公司对机构设置、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和经营方式等进行了全面改革,成为全国保险系统中第一个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准法人机构,具有注册资本金(不同于其它分公司的营运资金)、独立的业务分保权、资金运用权和经营利润全额自留等特点。可以说,直到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成立,整个八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内,在保险行业基本上都是由人保来唱独角戏。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外资保险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的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大批以港资为主的三资企业进入深圳开展“三来一补”业务,香港民安保险公司也于1982年在深圳设立分公司,专门从事三资企业和港、澳、台同胞及华侨的保险业务,这是第一家进入大陆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

  平安从深圳走向全国

  1988年5月,平安保险公司成立,这在深圳保险史上乃至全国保险史上都是一件大事。

  平安保险公司的前身是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公司总共也就三五个人,主要负责工业区员工的一些福利劳保,规模很小。当时,进入保险市场门槛比较低,只要有5000万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就可以经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保险公司。1988年,蛇口招商局袁庚委派马明哲参与平安保险公司的筹建工作,并从这一年开始担任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董事、总经理。公司成立之初,总收入只有418万元,利润190万元,总资产5312万元。由于当时人们的保险意识十分薄弱,而且平安也只能在深圳开展业务,只是一家区域性的小公司。不过,由于当时国内的保险市场上,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公司。于是,平安公司似乎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第二大保险公司。

  据平安公司的老员工回忆,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马明哲和大家一起挤在一间面积只有10多平方米的工棚内,饱受蚊虫的叮咬。创业时条件艰苦,但公司的发展却势如破竹,相继从地区性保险公司进入全国性业务,从产险进入寿险领域,率先在全国开展个人寿险营销。从1994年开始,创造了连续7年保费年均增长超过50%的神话,至2004年,平安年保费收入已达618亿元,不良资产远小于1%,是亚洲资产质量最好的金融企业。

  平安除了缔造了成长神话,还以市场的“先知先觉”者的身份著称于金融界,为中国保险业尝试着国际化、市场化的道路,表现了特区人勇于创新、锐意开拓进取的精神特质。这其中平安执着地坚持打造“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理想并为之不断努力的故事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1995年,平安开始了产、寿险在经营上的分开,但分业的核心问题:产、寿险的资产分立及原有的平安信托、平安证券的股权安排涉及到了多个监管部门和相关的多个法律问题,平安和监管层的分歧在于具体采用何种分业模式:按照监管思路,产、寿险及其他各金融业务要分业经营,产寿险公司之间完全没有股权关系;而马明哲则看到国际金融业的流行趋势是由昔日的分业走向混业,各国的金融保险业纷纷通过集团控股的组织模式实行分业经营和专业化管理。因此,他坚持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才是中国保险业未来组织模式的发展方向。

  但是当时在“分业经营管理”的主调下,平安根本不敢直接将“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设想摆上台面明说,马明哲的策略是“拖”。但监管部门同时也明确规定,在平安分业没有完成之前,不会审批平安新的分支机构。看着其他竞争者那几年不断发展新的分支机构,而平安却死守那几个山头不能动,公司有人开始动摇。有人选择离开,有人劝马明哲放弃金融控股,走分业经营的路子。甚至有领导班子成员替他抱屈,心气难平:“你成天在外面磕头作揖,为了等一个(监管部门)领导说上几句,几个小时站在街上等人家,等到半夜,值不值?”而马明哲则说:“为了公司长远的发展,我情愿给人家下跪!”

  “‘不听话’的平安后来终于‘熬’出来了,”一家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的负责人说这话时带着羡慕的神情。2001年12月7日,经过长达7年的分业方案的多次修改和完善,中国保监会正式下发了《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业经营改革的通知》,确定平安按保险集团模式进行分业改革,标志着平安分业的核心内容得以通过。

  2003年2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平安金融控股架构正式确立。正式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保险为核心进行金融混业经营的框架显现。2003年底,平安集团凭借平安信托,和汇丰联手收购了福建亚洲商业银行(后平安取得控股权),更名为平安银行,早早完成了自己中国金融业内仅有三家混业经营之一的市场优势地位。

  太保入深三足鼎立

  就在平安快速成长的同时,深圳的经济也同样在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与此同时,深圳的保险业也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1993年深圳市民开始接触到不少上门来推销的服务员,这在当时还是新鲜事。这些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以下简称“太保”)的员工让更多的市民逐渐熟悉了保险。1992年12月,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在深圳设立分公司,这家公司带来一系列让人们觉得新鲜的做法,不但上门推销各种保险产品,而且还在汽车销售点开始代理保险,之后又在深圳市场推出了诸如车贷险之类的创新品种。也就在这两年中,十多家保险中介机构也开始出现了,保险逐渐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保险业不再是涉外企业才接触到的高深事物了。

  太保的进入,标志着深圳保险业由人保、平安、太保“三足鼎立”新格局的形成。

  1993年、1994年深圳暴发洪水,深圳河水暴涨,连火车都无法进入火车站,当时富临酒店地下的停车场小汽车甚至都漂了起来,而大街上骑三轮车的车夫只能看见一个头在移动。连续的灾害使人们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人们的保险意识迅速增强。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开始涉足深圳市场,在深保险经营主体的数量开始进入了较快增长时期:1996年7月,华安财产保险公司落户深圳;2000年1月,美国国际集团下属的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和美亚保险公司两家外资保险深圳分公司正式开业;7月,华泰保险深圳分公司成立;9月,中国再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成立……截至2000年底,深圳已有保险总公司2家,经营性保险分公司10家。在这一时期,深圳还先后成立了13家保险代理、保险经纪和保险公估等保险专业中介经营机构。至此,深圳保险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直接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公司等市场要素比较齐全,市场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

  2000年以后,深圳的保险业进入每年保费收入跨上一个10亿元新台阶的阶段:2001年全市保费收入跃上50亿台阶,2002年跃上60亿台阶,2003年跃上70亿台阶,2004年跨过80亿元,直接跃上90亿元台阶,2005年,则突破了百亿元大关。这一时期,深圳市政府对保险业尤为关注,2004年专门制定了《推动深圳保险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立了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的协调机制,成立了以主管金融的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协调小组,先后多次召开协调会,解决保险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截至2005年底,在深保险业法人机构数量达到8家,分公司20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84家;全市保费收入106亿元。深圳保险业恢复和发展的25年间,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4.06%。保险业的各项体制改革、经营主体数量的增加以及业务的快速增长等都充分表明深圳保险业开始走向成熟,市场经济因素开始发挥主导作用,市场运作开始与国际保险市场规则接轨,深圳已经成为国内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高端访问

  深圳保监局副局长陈风

  “保险业发展已进入最好时期”

  记者:您认为20多年来,深圳的保险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哪些特点?

  陈风:深圳保险业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业务持续稳步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2005年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6.39亿元,保持了15%至20%之间的增幅。二是市场主体不断增加,市场体系呈现多元化发展。深圳共有36家保险市场主体、115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门类比较齐全的市场组织体系。三是业务结构不断优化,业务质量进一步提升,非车险业务占产险的比例和寿险公司期缴业务所占寿险总保额的比例都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外资保险发展迅速,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外资经营主体由2000年的3家增至2005年的10家,其中含异地驻深营销服务部5家。保费规模从1.65亿元增长到11.63亿元,年均保费增长率高达160%。

  记者:那深圳的保险业目前还存在着哪些不足?

  陈风:一是保险业发展状况与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比有差距。深圳保险深度不仅低于北京、上海、广州,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保险业对城市经济和居民生活的渗透力远远不够,还不能很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是保险业发展状况与深圳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对保险业的要求相比有差距。保险资产规模只占到深圳金融业总资产的1.8%。

  三是保险业发展水平与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战略目标的要求相比有差距。目前,深圳保险业在经营理念、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电子化程度,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人才素质等方面,与我们临近的国际市场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四是管理和内控水平与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的要求相比有差距。分公司执行总公司政策的力度以及分公司对基层机构的管控力度均有待加强。

  记者:今后深圳保险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陈风:从刚刚过去的2005年以及“十五”的情况来看,深圳的保险业发展已经进入最好时期。深圳市政府在《深圳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深圳保险业“十一五”期间的具体目标,是努力建设成为六个“中心”,即各类保险机构的聚集中心、强有力的保险市场辐射中心、保险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创新中心、保险产品的研发中心、保险人才的培养输送中心、保险资金的运用中心。

  具体来说,下一步首要的是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保险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营造有利于保险机构集聚的更好的发展环境,使深圳成为各类保险机构的聚集中心。二是继续深化改革,鼓励保险公司利用深圳保险业的竞争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珠三角乃至全国的保险市场,使深圳成为强有力的保险市场辐射中心。三是充分利用毗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缘优势,加强国际合作,使深圳成为保险技术与管理经验的引进创新中心。四是大力推进保险产品创新,使深圳成为保险产品的研发中心。五是利用好市政府的保险人才支持政策,为境内外优秀专业人才来深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鼓励保险人才合理流动,使深圳成为保险人才的培养输送中心。六是发挥深圳拥有证交所这一资本市场优势,吸引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投资总部、资金运用中心等保险资金投资部门落户深圳,使深圳成为保险资金的运用中心。

  行业大事记

  1979年11月,人保广东省分公司在深圳设立支公司。

  1982年香港民安保险公司在深圳设立分公司,这是第一家进入内地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

  1984年2月,人保深圳支公司升格为分公司。同年7月,人保深圳分公司从人民银行分设出来,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1988年3月,人保深圳分公司出资100万元注册成立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成为全国首家专业性寿险公司。

  1988年5月,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合资组建了平安保险公司,这家中国内地保险业首家股份制保险公司的出现,打破了人保多年来独家经营保险的体制。

  1992年6月,平安保险公司改制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由地方性公司拓展为全国性综合保险公司。12月,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在深圳设立分公司,标志着深圳保险业“三足鼎立”新格局的形成。

  1993年4月,深圳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成立,同年7月签发了深圳市第一份个人寿险保单,成为中国内地民族保险业签发的第一份个人寿险保单。

  1996年,人保投资的寿险公司实行专业化经营改制,分别组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迈出了国有独资保险公司开始商业化、专业化的重要一步。1996年进入实体运作的深圳保险同业公会(成立于1994年10月),先后制定《深圳市保险机构关于制止业务中不正当竞争公约》等多个自律公约,成立了产险、财产险等多个自律委员会,为全国及其他地区的保险行业自律提供了经验。

  1997年,深圳保险业全行业机动车辆保险实行了行业统一条款和统一费率。

  1998年,太保深圳分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一道在全国首推车贷险。

  2000—2004年,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深圳分公司顺利完成了分业经营和机构分设工作;人保、中国人寿深圳分公司配合总公司的上市的要求,顺利实行了股份制改革。

  2001年,深圳保监局成立。

  2004年9月,深圳市保险中介行业协会成立,这也是全国首家中介行业协会。

  2004年12月,深圳市政府专门制定了《推动深圳保险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策划 王巍 统筹 陈默

  图:

  经过25年的发展,深圳2005年全市保费收入达106亿元。资料图片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联想与IBM:向外走向内走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盛大转型之痛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