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专题 >> 企业专题 >> 企业透视镜 >> [专题]焦点新闻

百事可乐离可口可乐还有多远?


[ 吴威 中国经营报    更新时间:2006/2/18  ]     ★★★

  二是冒险与价值。天下哪有掉下来的馅饼,你要做技术创新就有风险。政策导向、研发团队、市场因素……都有可能构成风险。如果说所有的风险都能控制,那还叫冒险吗?比如像微软,每年它投入的研发资金,有多少最终真正能够成功。但如果你不做根本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

  三是文化与团队。以创新为战略导向是确保持续创新的关键因素,同时创新的文化也在营造一种氛围,更易于全体员工对创新达成共识,形成整体一致的创新行动。当然,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团队,关键就看领军人物。团队的领导人不仅要讲究奉献精神,还要有开放的胸怀。王选老师有一个很重要的经验,他有什么好主意想出来就让大家一起做,而且别人有什么好的建议他能够很快地接纳。所以王选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而是他领导的团队的成功,其中还包括他夫人陈方球老师。王老师自己也曾在多个场合表示过,自己只是团队的标志而已。如果说LAS-CDMA项目有失误,主要是我在选领军人物上的失误。

  主持人:技术创新实属不易,和成功相伴的往往是高投入和高风险。比较而言,最近三四年方正在钢铁、医药等传统行业的业务似乎更加稳定。你曾评价方正的多元化战略,“方正集团进入每一个领域都是看准了机会,几乎没有风险。”既然在传统行业“都能看准”、“没有风险”,那方正为何还执著于高风险的技术创新?

  魏新:如果说方正是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企业,做事肯定多是短期行为。纵观世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它们都做出了决定未来命运的历史抉择,分别走上了无法回头的三条发展之路:一条是“资源型”,如中东一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而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另一条是“依附型”,如拉美国家,但经济上的依附必将导致政治上的不独立;还有一条是“创新型”,如韩国。前两条发展道路走不了,中国只能走“创新型”道路。

  辩文化

  主持人:2004年,你曾经提出“三次创新浪潮”,总结出“封闭状态下的自主创新”、“开放状态下的全面引进”、“开放状态下的自主创新”三种外部环境下的创新状态。在王选身上,集中体现了诸如“无私奉献”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胸怀和优良传统”。但是,在一个倡导开放状态自主创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王选式的特质似乎不是驱动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

  魏新:我常说,一代人做一代事,但是,如今的创新还是要依赖一些个人品质。回头看看,大凡在中国能够做成的大创新,一定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基础。比如过去的“两弹一星”和现在的“神六”。几天前,我了解到,“神六”的很多核心研发人员,待遇大概和我们公司的一般员工差不多,没有奉献精神、没有民族使命感行吗?

  主持人:3721的创办人、前任雅虎中国区总裁周鸿伟,以及同样经营智能文档、电子政务业务的书生公司的前CEO张本伟,创业前都曾经是方正的员工。这一方面说明方正集团藏龙卧虎,不乏有创造力的人才,但另一方面,方正能不能给他们内部创业的机会,把他们的创造力留在本企业。

  魏新:首先个人对自我发展有着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设计。而企业文化的认同,加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我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改制,员工持股、拿期权,予以激励,同时我们强化方正文化的理念。方正开展新员工“入模子”教育工作已经两年了,针对员工到方正的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第一年,安排不同的培训,传播方正文化。

  如何管理好员工,是现在许多企业面临的难题。外部环境需要调整,需要坚持更加健全的法制体系,需要重塑传统文化。当然,企业要从自身做起。

  主持人:去年底,方正集团提出了新的三年战略规划,开篇就提到“渊源于北京大学是方正集团独具的特色与优势,方正集团需要保护和利用好这一渊源带来的优势,沿袭‘源于教育,回馈教育’、‘源于北大,服务社会’等优良传统,为社会、学校和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能感觉到在方正眼里,北大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出资人。这是否意味着,方正集团现有治理结构不会改变?

  魏新:集团层面的改制已经完成了,其中员工持股大概有30%,学校大概占70%。不管学校股份多少,方正都是北大的方正。我常常在干部会上讲,大伙一定要清楚方正从哪来的,方正是从北大来的。过去有人认为,方正都是自己创造的价值,北大就出了40万元。这个想法是错误的,不要说北大借了40万元,就是没借,方正的技术不还是来自北大?如果没有北大教授的科研成果,如果不是北大的品牌,方正能有今天吗?不要说北大是绝对控股,就算北大没有了股份了,我们也要坚持这个理念。

  主持人:高校背景、国有资产、市场竞争主体,创新旗手,集多重属性于一身的方正集团,如何实现文化的融合?

  魏新:我们在干部会上提到这样一个说法,就是“少一点主人翁精神,多一点打工者精神”,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国有企业大家都是老板,都是老板就麻烦。为什么要多一点打工者的精神?是指大伙都要忠诚于这个企业。

  另外,我还希望方正的员工要站得高一点,别只干活,我希望大家读一点书,包括读一点哲学书、历史书,读中国传统文化的书,这能让头脑清醒一些。不过企业文化的重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起码在方正内部,正气占主导。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好孩子“博弈”沃尔玛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耐克:外来的“和尚”难念经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