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唐僧不要悟空
“很聪明的人需要一个傻瓜去领导,团队里都是科学家的时候,叫农民当领导是最好的,因为思考方向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着手往往就会赢”,马云对记者说。马云自认为是一个不懂技术的人,但阿里巴巴却定位于一家技术型的互联网公司。技术型企业内集中了一群对数理知识非常敏感的人,马云却大量使用非常感性的语言和文化,带着这样一群异常理性的人去奔跑。
阿里巴巴总部办公室内有着被命名为摩天崖、光明顶、达摩院、百花谷之类的各种会议室,而阿里巴巴几乎每年都要举办“西湖论剑”。
马云酷爱使用金庸小说,但是更爱金庸小说式的语言,因为这种武侠文化内涵丰富,在华人世界里家喻户晓,几乎是一种最通,用但又很精辟的交流工具。因此,马云把阿里巴巴管理层最认同的一些观念归结为9大价值观,并称之为“独孤九剑”,最近,“独孤九剑”又被“六脉神剑”所接替。
2001年到2003年,在阿里巴巴经历最为艰难也最为关键得三年内,马云还推行过三种“毛泽东式”的管理运动。因为马云认为,“毛氏运动”对于企业管理变革而言是最为有效的。以“延安整风运动”来统一价值观、统一理想,马云说:“通过运动,把不跟我们有共同价值观,没有共同使命感的人,统统开除出我们公司”。以“抗日军政大学”来培训干部团队的管理能力,以“南泥湾开荒”培养销售人员面对客户应有的观念、方法和技巧。马云说:“普通企业想到的,可能是把能看到客户口袋内的5元钱赚到手,而‘南泥湾开荒’追求的是帮助客户把5块钱变成50块钱,再从中拿出我们应得的5块钱。马云耗费了很大一笔投入用于这样的培训和运动。
很早以前,马云借西游记的故事提出了“唐僧团队”的概念。马云说,唐僧团队是天下最好的创业团队,唐僧没有什么非常特别的本事,但是意志异常的坚定,一定要取到真经才肯罢休。而孙悟空虽然本事最大,却要念紧箍咒才能管住,孙悟空在企业内不能够没有,但是绝对不能够太多。
马云自己是一个观点非常鲜明的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通过非常具体、带有东方内涵的语言,马云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
而通过对价值观念的风格鲜明的表述和鼓吹,马云已经将各种口号和概念中隐含的内容表达得非常之明确和极端:马云只和有相同价值观念的人一起战斗。
早年与马云一同创立中国黄页的何一兵,以及在3721时代差点被马云收购的周鸿祎,最后都成为马云只谈生活不谈工作的朋友。
“用价值观来统一思想,通过统一思想来影响每一个人的行为,最后形成合力。”马云说,“互联网业务是需要所有人齐心协力打出来的,没有人可以在互联网公司按部就班,互联网公司需要跨部门的配合,要靠团队力量”。
在马云看来,团队的整体主观能同性几乎决定了一切。
现在阿里巴巴的核心团队中,有很多人是跟随马云一路成长的,如现任阿里巴巴COO李琪,淘宝网总经理孙彤宇、阿里巴巴副总裁金建杭等等,均是参与创业的所谓“18罗汉”成员。马云说:“他们和我一样,都算不上聪明绝顶的人,但是这几年内成长飞快”。马云的团队内有很多成长奇迹,前台的接待员能够成长为客服总监,宾馆的大堂经理变成了“支付宝”的黄金销售员,马云说,一个组织健康的企业平台,融入创业的激情,加上竞争的机会,会使得最平常的人都成长得很快。
在马云的核心团队内,也有一群“不合常理”的人。阿里巴巴现任的CFO蔡崇信是瑞典AB公司的副总裁、耶鲁大学经济与法学博士,美国在册律师和会计师,1999年因为和马云的一场“推心置腹”而加入阿里巴巴,蔡崇信之后,又有雅虎搜索引擎的底层专利发明人,现任阿里巴巴CTO的吴炯,GE前高管,现任阿里大学校长关明生等人加入。
吴炯回忆说:“2000年5月第一次回国,我顺道去看马云,发现马云的创业团队都挤在马云自己的房子里,所有参与创业的人都掏钱出来放到公司,每个月就拿基本生活费,而且没日没夜在干,这种使命感,我感觉比雅虎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决定加入了”。
蔡崇信等人的加盟几乎是个谜。因为这些人加入阿里巴巴之时都已经身价不菲,拥有很高的年薪收入,还有雅虎等美国上市公司的期权收入。而阿里巴巴当时除了一群人和一套理念之外,几乎没有什么“看得见”的东西,蔡崇信等人的收入“可以买下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当时的阿里巴巴”,难道这些人都被马云蛊惑了么?
马云对记者说:“真正优秀的人不是为钱而来的,真正有出息的人是创造钱的,没有出息的人是花钱去的”。而吴炯解释得更加直白:“你们在电影里都看到,解放军冲锋时说,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事业,冲啊!而国民党说,兄弟们给我冲,冲上去每人赏10块大洋。这就是区别。最后谁赢了?共产党赢了!”。
在1998年,对马云而言是一段非常沮丧的回忆。马云说,“当时我对一直跟着我的人说,我准备离开北京回家创业,钱也没有,如果十个月以后失败,大家一起找工作,回去创业做什么还没有想清楚,反正我有一个做事业的梦想,你们可以考虑三天,三天以后再告诉我考虑结果,但是三分钟后他们就告诉我‘马云我们一起回家’,当时什么都没有了,幸好,还有一个团队的精神在支持着我”。
当然在最低落的几年,也有不少“孙悟空”驾着筋斗云,离马云而去。
所以马云一直喜欢“大脑结构很相象”的人,喜欢“唐僧”,喜欢看着“唐僧”们不断成长。因为马云觉得这样的人能够沟通,能够统一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