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惟技术者得天下
在美国IBM几乎就是电脑的代名词,联想收购IBM PC,目前来看,市场反应不错。当时很多评论认为这是充满问题的收购。中国收购国外公司是不多见的,这样一次成功的收购是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柳传志和杨元庆算是风云人物。
西门子多年来一直是通信行业的巨头,今年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对整个产业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相比之下,华为和中兴在整个国际市场的系统设备销售取得的非常突破更显重要。多少年来,中国的电信设备真正站在国际市场上和国际巨头同台竞争,这是的第一次。他们在技术上不仅有强大的实力,在市场竞争上并没完全依靠廉价取胜。这对于我们中国的IT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在也就这两个企业能够在全球有这样的竞争力。而联想在海外的还是IBM的体系。这两个企业代表项人物任正非和侯为贵,他们是风云人物。
如果要推举一个人,我更愿意选任正非,华为完全靠自己的实力,没有特别多的政府背景,完全靠自己的技术力量。这个企业能够到海外市场开疆辟地,我们在这个圈子里,和很多国外企业打交道,比如Intel,我们在一起交流,Intel不会很尊敬联想,因为联想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下游厂商而已。首先是合作伙伴的关系,但是合作伙伴有很多可以选择,联想不行可以选择TCL,对于Intel来说,这样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是牢不可破的。但是他们谈到华为时,既怕又尊敬,Intel在美国的高层现在开始打听华为这样的企业,因为华为在国际市场上和思科、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在竞争,而且表现很好,华为对他们具有很强震撼力,因为这么多年一直在不停的向上增长,而且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很尊重。我们IT行业,最终说话的还是技术,把中国所有的IT企业放在一起,技术实力最强的就是华为。
华为的技术人员占到70%--80%,海尔、联想等企业主要是生产和销售、服务,当然他们有他们的价值,但是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和世界巨头一拼高下的还是华为。
总结:2005年是产业格局变化的一年,典型的有:联想的收购,大量手机新面孔的出现,以及不少手机企业的倒闭。整个IT行业现在说得准确一些应该叫ICT,不再是信息技术,而是信息通信技术,所有的这些体现了一个融合的趋势,以前IT和通信这两个行业非常隔绝,传统的PC、软件等,都将和网络、移动通信融合在一起,所有的应用都和互联网、通信互通。这个趋势表示得比较明显。IBM、微软、Intel等企业都在从自己的本行向通信、服务领域融合。
谢文:生机盎然的互联网业
本年度大事件:第一是阿里巴巴收购雅虎,第二个是百度上市,第三就是以WEB2.0为核心的一批创新企业。游戏和无线的商业模式现阶段发展有一定的瓶颈。风云人物有马云和李彦宏,陈天桥开始的势头不错。
阿里巴巴虽然没有上市,但是能够给自身很高的定位和美好憧憬,将雅虎的中国部分并购了,对产业的震撼是很大的。李彦宏在搜索上的坚持不懈,到今天终于开花结果,搜索在中国如此之红,一定有李彦宏的功劳。五六年,几次都面临着做不下去的困境,坚持到今天,对产业的影响很大,对门户网站有促进作用同时也给他们敲响了警钟。
总结:互联网又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挑战,充满机遇的阶段。现在谁也不能说互联网大局已定,没有机会了。有活力便有创新的欲望。
于扬:平静的2005年
互联网:2005年值得回味的是百度上市,令人疑惑的是防沉迷系统的出台,盛大和网易的股票下跌。腾讯将触角伸进了各个领域;电信增值方面TOM一枝独秀;今年的玩酷吧和数字娱乐,无论从概念上还是落地都做得很好。不仅有概念的前期酝酿,也有落地产品的诞生。
通信行业:从电信运营角度看,VoIP是一个热点。虽然有电信的封杀,但是VoIP普及化是迟早的事情,运营商宜疏不宜堵。同时,作为设备提供商的UT斯达康向IPTV产业艰难转型是值得让人思考的案例。
PC行业:HP是一匹黑马,过去两三年杀得很厉害,去年上升比较快,相比较而言,戴尔的增长有些乏力。而网络方面,基于路由的安全是大的趋势。
软件:软件方面一个大的趋势是离岸外包,没有特别大的企业,东软做得不错。
风云人物:2005年,能够值得一提的人物,马云之外,李彦宏也许算一个。
总结:2005年我觉得挺平静的1年,没有什么可说的。没有什么觉得特别棒的事情。
万宁:IT成为企业运作的基石
联想收购IBM PC称为风云事件一点也不为过,联想克服了种种障碍,甚至有美国参议员的阻挠。而完成初步的整合,对于联想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一年,收购的事件不仅仅这一件,但是联想作为中国IT企业的代表,对于中国IT界影响很大。
虽然华为在通信行业起步晚,但是始终能坚持在专利、高端技术的研发领域走在中国企业乃至国际巨头的前列,而今年在某些领域,例如3G、NGN等,他们申请的专利和递交的论文,在全球保持领先。这是值得IT界关注的,过去我们以业绩论英雄,华为不但在国内有出色的表现,而且在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欧洲、俄罗斯,屡获大单,其研发中心的成绩也相当出色。华为作为风云榜的企业有充分理由。
百度股价也是一个风云事件,并不是因为它成功上市,而是因为中国市场本身具有“风云”的素质,中国市场的巨大的想象空间给了李彦宏这样的机会,中国的市场也给了一些企业呼风唤雨的环境。
真正产生颠覆性影响的事件,今年没有,相较于前两年平静许多。
风云人物:柳传志,他操盘收购IBM PC精彩之极。我个人很佩服;任正非,他对市场和企业长远的发展值得研究;IBM的周伟焜将IBM在中国的影响力发挥到了极致,功不可没。
总结:随着技术的渗透力不断提高,从表面上看,IT仿佛越来越不重要了。 IT的普及使其退居幕后,成为支持整个企业运作的基石。2005年,中国的IT业从量到质发生了的转变,过去我们谈IT的普及化、信息化,随着量的积累,现在大家认为IT是一个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应用。
周鸿袆:互联网本土化的执行力
李彦宏带领的百度在国内搜索取得了很不错的优势,上市的表现也非常好;TOM的收入已经领先新浪和搜狐,在无线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王雷雷的成绩很不错。
总结:中国互联网竞争刚刚开始,潜力非常大,现在下结论谁是老大,言之过早。互联网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国外公司在中国互联网市场基本上没戏。互联网是一个奇怪的市场,本地化、文化、用户习惯都起到了很大作用。国外公司不能仅靠技术和资金优势就能简单胜利,中国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基本上是中国本土公司的天下。WEB2.0不值一提,“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没有在市场中拼上过,缺乏实际企业的操作经验,在技术上也没有什么突破,只是把美国的东西拿过来复制一下而已。
互联网每一个方向上都还有很多机会,关键看执行力和创意,怎样去把握,创意也没有以前值钱了,相比较执行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