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国潮’继续‘野蛮生长’,最终对国产品牌发展不利,更会影响国人自身及外界对中国的文化认知。
近年来,国潮风从传统品牌跨界兴起,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也有很多商家打着国潮的旗号进行炒作。据半月谈报道,不少国潮品牌本末倒置,过分重视营销,忽略产品质量和产品设计。当野蛮生长的国潮与质量一般、价格虚高、涉嫌抄袭等问题频繁捆绑,国潮则可能成为频频刺痛消费者的概念。
《2022年中国新消费品牌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近年来,国潮市场品牌增速是普通品牌的三倍之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中国传统文化而消费,渴望在国潮消费中找到对中国文化的存在感、归属感、成就感。可以说,一批批“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国货产品,更令消费者激发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但是,把国潮一词做空、把中国文化做窄、把中国制造做烂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产品包装只要沾上龙凤呈祥、松鹤延年、海水江崖甚至仅仅是大红大绿,它就国潮了,就时尚了,就能吸睛了,就有流量了,就能大卖甚至是提价了。
国潮,不应该沦为“国炒”、“国抄”。一些商家借传统文化元素“割韭菜”、蹭热点吃红利的行为,对于真正的国潮产品,是一种伤害和亵渎。国潮概念不该被滥用,不能被生拉硬扯甚至随意曲解。否则,更多消费者必然对国潮热日益迷惑,歪曲甚至瓦解国潮真正的精髓。
“如果‘国潮’继续‘野蛮生长’,最终对国产品牌发展不利,更会影响国人自身及外界对中国的文化认知。”这样的呼声值得更多企业深思。没有核心创造力、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真挚情怀、盲目蹭热点的产品,真的不配自称国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