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温州人南存辉让一个行业挺直了腰杆
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某工业区,一座由正泰电气承建的输变电项目改善了巴超高压电网的输电能力,让当地每天停电12小时的局面成为历史,为工业企业生产用电提供了稳定保障。
这是南存辉掌舵的正泰集团的海外项目之一。如今,正泰集团已经与80%以上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产品和服务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出了一条“产品走出去、服务走进去、技术走上去”的全球化之路。
“非典型”的温州人
这家世界知名的电力装备与新能源企业,最初的起点却是一座浙南小镇——温州柳市镇。
“我出生于1963年,正泰创立于1984年,如果算上修皮鞋和开电器门市部的几年经历,我已经创业43年。”正泰集团创始人南存辉回忆起奋斗之初,他还只是浙南小镇上缺吃少穿的农家少年。13岁那年,他作为家中长子,为维持家中生计放弃求学机会,成了街头的一名修鞋匠。
南存辉在第七届中欧论坛德国汉堡峰会上获“中欧可持续发展奖”。新华社发
南存辉身上有很典型的温州人基因:聪明果敢、闻风而动。修鞋时,因为手工仔细,生意很好,他经常忙到凌晨,第二天早晨6时多便起床继续摆摊。修着修着,他发现一些人的鞋和包破得特别快,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批人是“跑供销的”。看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南存辉说干就干,他开始尝试跑供销,尝试“前店后厂”,一边修鞋一边摆柜台。
然而,南存辉又不是那么典型的温州人,始终“烧好自己这壶水”。1984年,他和朋友一起创办 乐清县求精开关厂时,柳市镇这块不足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冒出了众多低压电器家庭作坊,产品根本不愁卖。但南存辉却提出要靠质量兴业,作“借”字文章。
借什么?借脑袋!哪里借?去上海。
“存钱不如存技术”
“当时走出去靠‘水路一条’,我睡最低等的船舱,从温州望江路码头到十六铺码头。风浪一起来,就吐得一塌糊涂。就这样,一趟趟地跑去上海请教,最终把老专家请到企业,为企业架构起了最初的研发体系。”南存辉回忆道。就这样,用赚到的钱请人才,买检测和试验设备,还率先取得了由当时机械工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正泰在行业整顿中打响了品牌。1994年,南存辉吸纳了40多家成员企业正式成立正泰集团。2010年,集团旗下正泰电器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以低压电器为主业的A股上市公司。
“存钱不如存技术”,南存辉的这一观念如今已根植在了正泰各地工厂中。在海宁,正泰建成了“光伏制造+互联网”透明工厂,能够实现定制化设计和生产,全自动化流水线工序,全程透明可控,通过实施“机器换人”,年节约人力成本近亿元,成为光伏领域“中国智造”的先行者与探索者;在杭州,正泰智能工厂引进以及自主集成了全套国产化自动光伏生产设备,基本具备了工业4.0所要求的大部分智能要素,在硬件设备、生产工艺、工业软件等方面都展现了智能制造的强大动力,体现了目前国内多项光伏组件的先进制造水平,并已入选工信部中德合作智能制造示范项目。
正泰杭州光伏智能工厂。
不仅如此,南存辉将大量资金用于科研,按照不同产业属性,将每年销售收入的4%~12%投入了研发,并相继在北美、欧洲、亚太设立了三大全球研发中心和22家研究院,整个集团累计已获4000多件专利授权。近年来,南存辉提出依靠“一云两网”战略领航,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探索能源物联网和工业物联网应用,布局清洁能源、智能电气、工控与自动化、智能家居等电力能源领域创新发展。正是凭借着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上的不断投入,南存辉带领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去年正泰集团营收突破700亿元。
企业家要抓创新
“从内部看,改革开放40年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外部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在南存辉看来,争当奋斗者,需颠覆创新,凡墙皆门。他说:“创业奋斗,需要发挥个人的能动性,要根据外部环境变化,改变自己。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变化中寻到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企业不能唯利是图,还要把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南存辉如是说,更如是做。如今正泰正通过多种形式的“光伏+”模式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在西部,宁夏、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等荒漠戈壁地带已经建成多个沙光互补电站,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牧民增收,为荒漠治理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径。在浙江,江山的6300亩荒山坡上建了一座 “光伏发电+中草药及农作物种植+光伏旅游”三位一体的200兆瓦大型光伏电站,实现 “土地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环境增美、政府增税”的“五增”效益,成为国内“农林光互补”模式的典型样本。
“改革开放成就了民营经济,成就了正泰,也成就了我个人。进入新时代,还有很多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把发展的基点转到创新驱动上来,牢牢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这是我们企业家要干的活。”南存辉说。
(记者 周琳子)
来源:浙江在线
监制:范波
责编:潘洁
编辑:陶朝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