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何生意的成败,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李嘉诚的资本运作也不例外。李嘉诚的崛起,首先在于对时机的把握,在“逆向思维”的指引下,进入价值低估行业。
李嘉诚又卖掉了香港的资产。
7月30日,李嘉诚旗下的和记电讯宣布以145亿港元卖掉它旗下的固网电讯业务。而在宣布卖掉其固网电讯业务的前三天,李嘉诚的长实系刚刚宣布要收购欧洲的一家能源公司。
7月27日晚间,长江实业地产、长江基建集团等同时发布公告,拟组团收购欧洲的能源管理供应公司——ista Luxemburg GmbH及其附属公司,收购价格合计约4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57亿元)。如若此次收购成功,长实系今年在收购两家海外能源公司上将总计花费约825.79亿港元。
一边是高价卖掉香港业务,一边是不断在欧洲买买买,质疑、揣测的声音又起。而我们细数李嘉诚这几十年来的投资逻辑,他是真的想“跑”?还是只是遵从一个生意人最基本的投资逻辑?
1 因“逆向投资”而崛起
任何生意的成败,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李嘉诚的资本运作也不例外。李嘉诚的崛起,首先在于对时机的把握,在“逆向思维”的指引下,进入价值低估行业。
1970年代,当英资公司从香港大规模撤离导致股价萧条,李嘉诚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香港电灯、青洲英泥、和记黄埔等英资企业。
1973年香港股灾,百业萧条,刚刚转入地产行业的“塑胶花大王”李嘉诚逆势收购优质物业和地块,为地产业务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1986年,中东石油危机的影响还未消散,全球油价暴跌,石油股低迷不振,李嘉诚入股亏损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并大举收购石油资产,在日后油价大涨中成为受益者。
1989年之后,外资从中国大陆纷纷撤离,李嘉诚反其道而行之,积极到大陆开发房地产,日后获得超值的土地收益。
商人虽有国籍,资本却无国界。收购和记黄埔等老牌英资企业,李嘉诚获得了进入全球市场和多元化业务领域的“敲门砖”。同时,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为李嘉诚旗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地利”之便。
对港口、零售、电讯、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控制使得李嘉诚得以掌握全球经济数据,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的资金优势寻找全球资产错配机会。
截止香港回归前的1996年,和记黄埔在香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开展业务,其中,香港地区贡献70%的营业额。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之后,从房子到电灯、药房、百货、电话、电视,李嘉诚的生意遍布到了香港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在“新经济”中摸索
商业世界瞬息进入互联网经济时代。除了传统投资领域,李嘉诚对新经济同样热衷。如今著名的维港投资便是一家投资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风投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周凯旋和张培薇,在做了两年投资后,李嘉诚才通过基金会入伙。
而在许多亏损的初创企业里,李嘉诚的投资被视为信心的主要来源。2005年,维港投资向Skype注资,一年后eBay出价25亿美元收购了这家IP语音服务供应商。如今已值近15亿美元。
2007年12月,周凯旋和张培薇亲自向李嘉诚推荐社交网站Facebook,李嘉诚先后以1.2亿美元买下Facebook的0.8%股份。这应该是李嘉诚在科技产业回报率最高的一次投资了。
根据数据记录,维港投资从2007年至今一共投资了96家公司。业内人士曾评论,李嘉诚眼所及之皆是金矿。不过,李嘉诚并非能够每投必中。
2014年2月,李嘉诚领投了美国食品创业公司Hampton Creek Foods的B轮的2300万美元融资,以及C轮的9000万美元融资,人造蛋由此迈向亚洲商业之门。
不过近日,Hampton Creek闹出新闻——董事会成员们集体出走。虽然累计融资已经达到了1.2亿美元,但近几年来,Hampton Creek似乎一直“水逆”。如今,这家公司的董事会集体出走,不知道李嘉诚投的这1.13亿美元融资,到底能回本多少。
另外,除了这家“人造蛋”之外,李嘉诚还投了另外一家“人造肉”公司 Modern Meadow。照目前的形势来看,这家公司目前仍然没有给投资方带来多大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