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Uber上海总经理,
也曾在腾讯、科蒂、Goole中国、宝洁等互联网公司与传统行业间几进几出。
如今,让自行车回归城市是他新的梦想,
他希望用更环保的方式解决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更希望能把二三十年前融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回来。
2017年的第4天,智能共享单车平台摩拜单车宣布完成D轮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的股权融资。腾讯、华平投资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携程、华住、TPG 等,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原有股东均跟投。
摩拜单车,是王晓峰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在创业前,他曾经是Uber上海总经理,再往前,他曾在腾讯、科蒂、goole中国、宝洁,在互联网公司与传统行业间几进几出。
“多有意思啊。”说到正在创业的摩拜单车,王晓峰经常用这5个字来形容。人们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又痛又爱,谁都不喜欢交通拥堵,谁都不喜欢雾霾。而他,希望能“帮上一点忙”,用更环保的方式,解决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他的另外一点“小野心”,就是希望是把二三十年前融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回来,因为他发现自行车是一个好的界质,“两个开车的人,肯定不会跟隔壁的司机打招呼;但骑自行车在路上,遇到别人经常会互相转一下铃。”
一个纯粹的人
44岁的王晓峰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经常穿着T恤、牛仔裤。最近这一年多,他还时不时晒几张骑单车的拉风照,仿佛一枚“老男孩”。
虽然看起来很年轻,但是相对于很多明星企业的创业者,王晓峰算是资深人士了。从宝洁到谷歌,从腾讯到Uber,在所谓隔行如隔山的职场中,每次跳槽,王晓峰都会选择几乎截然不同的新领域,然后留下不错的名声。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勤奋上进的人。
1993年,在东北县城的王晓峰准备高考。那时候东北很流行一个词,“守家在地”,乍听起来总有种“在全球最大的城市修身齐家”这样的神秘感。然而,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南方已成为改革的热土。当时年纪不大的王晓峰就琢磨,与其等以后工作了再去南方,不如直接先去南方读大学,这样也算一步到位。于是,王晓峰就去了厦门大学。在当时安土重迁、以进国企为荣的故乡,王晓峰此举也算是另类。
另类的背后,是一种纯粹在支撑。正如很多登山者都欣赏的那句话,之所以去登山,是因为山在那里。虽然不知山路会怎么崎岖坎坷,但是只要方向对了,总差不到哪儿去。
一位熟悉王晓峰的人曾说,“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我觉得他很单纯,做事的目标性执著、三观之正等特质,都源于他内心的单纯。因为他内心笃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被这个世界所改变,所以反而能达成目标。这种人一旦选对了方向,他体内的能量是非常可怕 的。”
这种纯粹,还体现在他离开Uber去创办摩拜的转折中。
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听说王晓峰这个名字,恐怕还是和Uber上海区总经理结合在一起的。Uber作为最近两年风头正劲的互联网企业,靠着其优秀的产品设计,以及不错的口碑,都成了很多都市白领心中很酷的品牌。当时的王晓峰,在上海也为Uber的推广和文化塑造立下了不少功劳。
令人意外的是,突然有一天,很多人又听说王晓峰离开了Uber,去做了一个不甚知名的单车。当时很多人都莫名其妙,为什么离开风口上的Uber,反去做一个前途未卜的单车。更何况,当时Uber既没上市,也没分红,王晓峰这一走,要损失多少钱啊?
但是,王晓峰就是走了,而且一消失就是很久。
后来,当他再走进大家的视线里时,大家才发现原来他做的不是一个品牌单车,而是可以共享的都市单车,有人就直接定义摩拜是“自行车版的Uber”。
对于这种转变,王晓峰则淡淡地表示:“共享单车会天然地改变上百万人的交通方式,这种有社会意义的事情,特别能激励人。”
如果说思维的方式也有纵向、横向之分,那王晓峰无疑是那个“纵向思考”的人。当他开始做单车,他浑身每一个细胞都似乎在诉说这个词——他几乎每天不眠不休地,在各种社交网络上去回复人们对摩拜单车的疑问。
王晓峰多年的朋友、一家创业公司的CEO夏青宁回忆,摩拜单车刚刚上线的那段时间,王晓峰几乎见到一个人就抓住,让他下载App去试骑。王晓峰和团队的人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产品在现实中被用户使用的场景。每天工作累了,拿瓶啤酒,坐在马路边上数从身边经过的摩拜单车成了他们的最大乐趣。最初十几分钟能等到一辆,后来十几分钟之内可以看到一二十辆,骑摩拜的人越来越多。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奶奶模样的人在帮一个10岁的小男孩扶着摩拜单车。他上前问,小朋友是不是在学车啊?男孩满脸骄傲地说,是!还有一次,一对情侣在吵架,女生的手里推着一辆摩拜。男生在教女生骑车。女生嫌男生没耐心,男生骂女生笨,就开始吵。吵了一会儿,男生又继续教。在一旁偷偷看着的王晓峰,当时心里觉得特美好,特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