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产巧克力“一哥”金帝的没落,如今在中国市场上,国产品牌几乎全部全军覆没,剩下的是外资品牌的狂欢!国产巧克力还能翻身吗?
2012年,金帝在国内的年销售额达到6亿元,是营业额最佳的一年。而这年也是外资品牌强势进入中国,疯狂进行营销和推广的一年。
而此时金帝却沉浸在自己业绩还不错的虚荣中,它于是大面积铺货,可是营销完全没了,就连“只给最爱的人”这一句老土的广告语你也见不到了。
如今是巧克力消费的旺季(春节+情人节),只有几大外资品牌在做促销和宣传,国产品牌几乎没有动作。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即使消费者想买,也叫不出国产品牌的名字。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国产品牌怎么与这些国际大牌竞争。
除了营销上的不重视,国产巧克力对产品品质也不上心。
做消费品,最重要是产品,如果想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沉下心来打磨产品,不能急功近利。
遗憾的是,中国的企业并没有这个耐心,为了盈利,不惜降低产品品质,导致国产巧克力品相差、口感差、口味单一,外观也没新意,最终给消费者的体验就是低端、廉价。
对比之下,玛氏集团(旗下德芙、士力架)是在进军中国20年后才开始盈利。
最后,国产巧克力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中国研发巧克力的人才很少,而且企业本身也不注重研发。
中国的企业大多都是模仿国外的品牌,本身走的路线就很落后,不具备品牌溢价能力,最终只能在低端市场苟延残喘,赚取一点点加工费。
营收少,企业就更不愿意投入,反而想方设法降低成本,降低产品品质。
归根结底,就是中国的企业始终抱有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心态,缺乏匠心。
国产巧克力还能翻身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外资品牌占据了中国90%的市场,但我国巧克力市场发展前景却很大。
据华创证券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巧克力零售额约986亿美元,2006-2015这10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为2.87%,而我国2015年巧克力销售额30亿元,近10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39%,远高于世界水平。
也就是说,国产品牌还是大有可为,在未来有机会翻身!
目前,巧克力的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而国产巧克力根本不具备和外资竞争的实力,所以国内巧克力企业更多地应该放在市场以及渠道上。
市场是三四线城市,目前,三四线城市还有很大的市场和容量,国产品牌如果能站稳,也是大有可为。
渠道的话是中低端渠道。为什么是中低端?因为太低端的话,利润太低,而做中断产品的话有利于产品进行升级,为争夺高端市场做准备。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两三年对中低端巧克力市场的深耕,具备一定的生产技术、规范的运作团队和完善的供应链之后,国产巧克力才有可能与外资企业在高端领域进行竞争。
这对一向急功近利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但这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因为金帝已经没落,国产巧克力品牌缺少一个“带头大哥”。
如今,谁能把产品做好,做市场做好,重塑品牌,谁就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带领国产巧克力品牌走向辉煌。
我们期待更多国产品牌崛起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