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集合店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其丰富、时尚、新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光顾。除了时尚服饰类的集合店,还有如丝芙兰、sasa这样的化妆品集合店,c.p.u、foss这样的鞋类集合店,博士蛙、朵朵童世界这样的儿童用品集合店。
百货主力店通常需求的面积在两万平方米以上,租期在十五年到二十年左右,同时租金相对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尤其近些年来电商的冲击,百货的竞争能力日益下降,在很多购物中心中百货主力店既不能在人流上做出贡献,又不能在租金上做出贡献,不得不面对撤店的尴尬。而在“去百货主力店”的过程中,集合店因为具有一定规模可起到替换作用,像大小it、novo等面积需求较大的品牌集合店,已经逐渐成为了购物中心不可或缺的次主力店。
第三,增加购物中心较弱品类的竞争能力。
与传统百货相比,化妆品、鞋包、内衣等品类一直是购物中心竞争力较弱的部分。这些品类的大多数品牌一般需求的面积较小、喜欢扎堆开店,购物中心很难提供大量的小面积店铺来满足这些品类的品牌的开店需求。而集合店方式的出现就能较好解决这些问题,像丝芙兰这类品牌也成为了各大购物中心招商追逐的焦点。在新的一轮调整中,各大购物中心也非常注重此类集合店的引进,像沈阳大悦城就已经签约了大约两千平方米左右的WASS洋仓鞋类这一集合店来增强其综合竞争力。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很多品牌也整合资源,开出适合购物中心经营的集合店,主动迎合购物中心发展的潮流,如百丽的MAP,爱慕的内衣集合店都是不错的尝试。
第四,提供更新鲜活力。
集合店中有很大一份是以买手制为主的,他们通常引进的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小众品牌,且都是当季最新流行的,像10 Corso Como上海店就提供了Como Fornasetti、Ligne Blanche、Dyptique、Mad et Len、Atelier Cologne等一系列独有的品牌,给消费者更多购物的新鲜感。
10 Corso Como 上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