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购物中心招商并没有秘诀。与恋爱类似,招商过程就是与客户相识、相处、相知到最终达成合作的过程,是你情我愿的选择,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从最原始的租金、获利、租期,到后来的空调改造、消防通道、外百区的制定和收费原则等等一系列很细节的东西,都需要反复的磨合和沟通。
案例:福州宝龙城市广场——主力店不到两年就撤离
打着“福州首家高端家具情景式卖场”的旗号,美居·宝龙家具名品中心于2007年5月在福州宝龙城市广场开业,占据商场主力地位。但仅仅过了不到两年,在2008年9月,宝龙城市广场首先单方面宣布美居·宝龙家具名品中心退出已成定局。
对此,宝龙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因为开业时比较匆忙,对商户业态的选择比较草率,使得很多业态无法适应广场的定位而停业。
为尽快收回成本,不少购物中心在招商上都不注重整个商城的长远规划,更多考虑的是短期效益,像宝龙城市广场一样想方设法引入各种主力店,带动人气。道本文化认为,这种做法会导致商城业态混杂,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日后大规模调整就无法避免,最终商场与商家两败俱伤。
误区五 可以骗他一辈子?
在各项招商指标的压力下,招商人员负重踏上了漫漫的招商路,不免掺杂着些苦涩味道。据业内人士透露,为了在不牺牲租金的前提下完成招商指标,商业地产的一些招商人员采用了不少行业潜规则来招揽品牌租户。
但是,以过度夸大的承诺作为招商的筹码,迟早有一天会兜不住,那时候可能企业就会像雪崩,顷刻化为乌有。所以,招商要实事求是,诚信经营,失序的招商行为给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危机。
案例:广州新地中海韩城——商家将商场告上法庭
“要建广州最大的韩式服装批发市场!”
因为这则霸气的广告语,100多名商家慕名来到了广州新地中海韩城。但仅仅开业半年,商家就大喊“被忽悠了”。
据了解,商场在招租时承诺会有500多家商铺进驻。其实,其中400个铺位是擅自违规改造了部分作为人防工程的停车场而成的。在被叫停违规改造项目之后,剩下的100多个档口生意惨淡。档主们纷纷萌生退意。他们不满商场当初的虚假宣传,将商城投资方大玉溪投资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终止租赁合同并退回当初的进场费和押金。
误区六 漂亮就不需要打扮?
“有麝自然香”这句老话在商业地产界并不适用。为何万达广场能够如此成功?铺天盖地的广告、每年的招商大会功不可没。在媒体行业如此发达的今天,即便购物中心再好,假若没有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媒体造势,只会被淹没在其他购物中心的宣传广告与活动之中。
案例:深圳万象城——模特大赛聚拢人气
爱马仕、古驰、路易·威登……众多国际名牌集聚在深圳万象城。这座18.8万平方米的时尚殿堂是怎样建成的?那就不得不提起华润集团全程冠名赞助的“华润万象城2004精英世界模特大赛”,它不但体现了商场“永不落幕的时尚T台”的使命,同时也让深圳万象城在深圳卫视、广州日报等大媒体上频频露脸,扩大了商场的知名度,让品牌商对开发商、商场的实力更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