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山西:以煤为媒的政商关系


[  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14/9/9  ]    ★★★

 

    在吕梁当地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位子轮不到,不是人不到位,是钱不到位。”

    在当地广泛流传着一篇《一顶乌纱帽,千万雪花银》的帖子,帖子的作者自称是吕梁市的一名副县长,举全家之力在提拔县长的关口行贿400万,最终财力不抵他人败走麦城。据当地消息人士称,“确有其事,据说,因为帖子的影响太大,最后该作者升调至其他部门,也是正县级”。

    帖子中,该作者写道:“人的一生都有几个关键的时期,此时需要极大的魄力来应之,最关键是要舍得投资。在竞争实力不相上下之际,财力就是决定性的因素,数目应是常规数目的3倍以上方能万无一失。我投资了400多万元,自感已经十分充分,实际上只约够有半顶乌纱帽。”

    据当地知情人士说,从基层到高层都或多或少存在拉票贿选的现象,凡是涉及到的官员一般都采用“宁可错送不敢漏送”的原则。而贿选的方式主要以送现金为主。“一般的小喽就是购物卡,往上就是一两万的现金,逐步上升,到了需要百万的地步,通常都是送美金或是金条。”

    三任党政一把手的口碑

    在此次落马的官员中,聂春玉2003年至2006年担任吕梁市委副书记(2004年撤地设市前为吕梁地委副书记),2006年至2011年为吕梁市委书记;杜善学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担任吕梁市委书记;丁雪峰2004年开始担任吕梁市副市长,2009年担任吕梁市委副书记,2012年任职吕梁市市长。至丁雪峰出事,吕梁市10年来有三任党政一把手落马。

    在当地人看来,这三位党政一把手主政吕梁的期间,正是吕梁资源经济迅猛发展的10年,而前两位一把手的升迁,也与吕梁经济繁荣密切相关。一位当地官员透露,“经济好了,一方面政绩好看,一方面腰包也肥了,他们不上谁上?”

    聂春玉前后主政吕梁8年,恰逢吕梁煤炭的黄金时代。当地前后两次煤改皆有聂春玉的手笔,吕梁经济由山西省的倒数几名上升为山西省第四名,经济增速更是一度成为全省第一。靠煤矿发家的孝义县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吕梁多名企业家跻身胡润富豪榜。

    虽然聂春玉时期的吕梁财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当地人对聂春玉的评价并不高。坊间一些说法认为,吕梁的官场腐败正是在聂春玉时期开始愈演愈烈。有传言称,聂春玉本人“有钱就收,收钱就给办事”。

    2011年,聂春玉升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山西省委统战部部长。杜善学由长治市委书记调任吕梁市委书记。一年后,杜善学成为吕梁市第二名直升山西省委常委的官员。

    提及杜善学,吕梁人议论最多的是他的“三项整治”。杜善学在吕梁主政一年多时间内,大搞“三项整治”,整治吕梁13个县的市容市貌,使得民间怨声载道,吕梁市政府驻地离石区的老百姓给杜善学起了个外号“杜根子”,咒他断子绝孙。

    据当地官员介绍,杜善学的一路升迁靠的是抓“形象工程”。主政长治期间,杜善学就提出了“绿色长治”的口号。随后,长治市委市政府开始建设“全省一流林业生态大市”,总耗费16.6亿元,“10万大树轰轰烈烈进长治”,为长治带来了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随后,杜善学开始整改长治城市形象,全市范围内大规模更换统一街边门店装修,这一举动为长治带来了“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尝到甜头的杜善学随后将这一套搬到了吕梁。

    “三项整治”打着为党的70岁生辰献礼的旗号,吕梁市市区及各县的主要负责人都签有“军令状”,各单位牵头包干区域的环境整治活动,因“三项整治”行动不力,吕梁市还处罚了多名县处级干部,杜善学被当地称为“扫城铁腕”书记。

    据当地人回忆,当时的吕梁“一片混乱,外地人来了还以为吕梁刚经历了一场大地震。道路全部挖开重修,街边的房子全部被拆。”

    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劳民伤财为老杜,做政绩,填腰包,拍拍屁股走人了。” “三项整治”期间,吕梁市13个县的楼房被要求都刷成一个颜色,但就是这个颜色都被改了三四次。街边的楼房都被要求加盖“欧式尖顶”,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被强制拆除。每家每户要求出2000元统一由政府在阳台外加做空调机的安放铁架,有些人家的空调机明明已经安在了其他地方,还得出钱移位。所有街边的门店被要求强制更换统一样式的门匾。据知情人士透露,杜善学在“三项整治”期间狠捞了一笔,涉及到的工程用料都是亲戚的产业提供,连门匾都是他指定的企业生产。

    比起杜善学,丁雪峰在吕梁的口碑还算不错。民间认为他肯做实事,肯卖力。由2004年担任吕梁市副市长开始,丁雪峰在吕梁副职的位子上一呆就是8年,“轮也该轮上他了。”当地官员称,“丁雪峰眼看着年纪也大了,想在退休前最后搏一把,这才筹集了资金找关系上位,结果栽了。”

    风暴过后的吕梁

    吕梁的经济可谓“成也煤炭,败也煤炭”。

    2010年,凭借煤炭行业的繁荣发展,吕梁市GDP突破800亿,跻身山西省第四,增长速度全省第一。到201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约341.7亿元。

    2013年,全国煤炭市场开始衰落,原煤及煤制焦炭价格开始下跌。同一年,联盛集团爆发债务危机。公开报道显示,联盛集团的总债务规模预计超过300亿元,其中,吕梁市共有12家地方企业为联盛提供了对外担保,金额在140亿元左右。截至今年7月,联盛集团的大部分产业仍处于停滞状态。而被牵连进去的一些吕梁地方企业也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据大土河焦化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大土河的1万多名职工自2013年开始出现工资被拖欠的现象,就连日常生产都因为缺乏流动资金处于半停产状态。

    根据吕梁市政府公布的2013年经济运行情况,当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完成164亿元,同比下降近一半。其中,国税部分由2012年的39.9亿元减少至4.9亿元,地税收入由35.7亿元降至19.8亿。随着吕梁当地支柱产业负责人的陆续出事,财政状况持续恶化。

    根据吕梁市政府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财政报告来看,今年1—3月,吕梁市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仅有42.4亿元,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01.4亿元。

    据当地知情人士透露,吕梁的地方财政有可能触及了“地方债”红线。2012年丁雪峰担任市长以后,将吕梁新城规划建设列入主抓的一号工程。按照计划,新规划的吕梁新城位于吕梁市区以北,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计划投入300亿,预计3年时间建成。自丁雪峰落马之后,吕梁新城的建设也陷入半停滞状态。


    位于吕梁北部的方山县大武镇是此次新城建设的重点区域。《中国经济周刊》实地考察后发现,大武镇的原有房屋已被拆除了近三分之二,废弃的砖瓦堆至今没有清除干净。建设中的新楼和废墟中保留的房屋形成强烈对比。据了解,至今仍有一部分列入拆迁规划中的房屋,自今年春节后就停止了拆迁,当地人透露,“听说是政府没钱了”。

    据《中国经济周刊》调查了解,新城建设已经耗费了不小数目的前期投资,现任市长董岩到任后也表示新城建设“开弓没有回头箭”。但是今年以来的具体操作中,吕梁新城建设规模明显削减,目前只有原规划的部分工程确定还在执行。

    当地消息人士称,新城建设前期的一些欠款仍未还清,目前吕梁财政收入的支柱产业明显受挫,财政状况并不乐观。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香港监管部门开始调查小米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八月经济数据再创新低 未来经...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