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雅芳在华营收同比大降 巨额罚款或雪上加霜


[  每日经济新闻    更新时间:2014/2/17  ]     ★★★

        摘要:全球知名化妆品直销公司雅芳发布的最新一季财报让所有人都为其捏了一把汗。财报数据显示,雅芳不仅单季亏损达6910万美元,或许还将面临一笔高达1.32亿美元的罚款。

  原标题:雅芳在华Q4营收同比大降近半 巨额罚款或雪上加霜

  全球知名化妆品直销公司雅芳发布的最新一季财报让所有人都为其捏了一把汗。财报数据显示,雅芳不仅单季亏损达6910万美元,或许还将面临一笔高达1.32亿美元的罚款。

  据了解,这场始于2008年针对雅芳海外贿赂的调查截至目前已经让雅芳累计损失超过3亿美元,而这对于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的雅芳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或将支付高额罚款/

  在2013财年第四季度财报中,雅芳称,公司已拨出8900万美元资金用于支付未来的罚款,同时指出,从该公司正在与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展开的和解谈判状况来看,可能仍需额外拨出4300万美元。也就是说,雅芳可能需要支付多达1.32亿美元的和解金,以便了结美国联邦政府对该公司提出的行贿指控。同时,雅芳称,此次海外反腐案的贿赂罚款能否成立还未知。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8年,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开始针对雅芳海外贿赂进行调查,涉及的海外市场包括中国和拉丁美洲等。

  2011年,雅芳解雇了4名高层管理人员。在此之前,美国监管部门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明确证据表明这4名高管曾经在中国行贿。而雅芳也为这次“行贿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雅芳在2011年解雇4位执行高管后花费了超过3亿美元用于公司内部审查。

  去年,雅芳提出“支付1200万美元来了结持续已久的反海外贿赂调查”的和解建议,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拒绝了该建议,并计划对雅芳处以更高的罚款。

  据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一旦处罚成立,不仅将影响雅芳的利润,更将对公司的品牌和形象形成重大打击,特别是对经销商和一线销售人员的触动会很大。

  全球销售规模收缩5%/

  财报显示,雅芳第四季度营收为26.7亿美元,同比下滑10%;净亏损为691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但是综合全年业绩来看,2013年雅芳实现营业收入99.6亿美元,同比上年减少7.39亿美元;净利润亏损达5640万美元,同比上年增加1390万美元。

  雅芳称,Q4公司在三个主要市场墨西哥、俄罗斯和中国业绩均持续下滑,其中,中国市场上的营收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48%;北美市场销售额下降25%,拉丁美洲市场上的销售额也同比下滑7%,但最大市场巴西的销售额增长了6%。

  销售人员的减少也成为普遍的事实。财报显示,北美市场销售代表数量减少了17%,全球销售队伍规模收缩了5%。雅芳认为,销售人员的减少及平均订单额下降导致营收减少。

  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雅芳销售人员的减少主要是其近几年频繁裁员和收缩战线造成的。记者根据官方公开的数据统计,自2012年底至今,雅芳在全球裁员(包括韩国、越南、爱尔兰、美国)的总人数已超过2000人。

  而中国市场无疑也是裁员 “重地”。2013年初,雅芳公司管理人士对外透露,雅芳将在中国关闭十几家分公司以达到 “每省仅保留一家分公司”的计划,此后雅芳对此事的回应也不置可否。

  不过,除了节约成本,上述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情况更复杂。“除了公司主动裁去的,实际上还有不少人是自己离开的。”该人士认为,不断徘徊的商业模式打击了销售队伍的信心,而重回零售渠道的雅芳也让部分销售直接放弃了雅芳。

  在华衰退或因营销模式/

  资料显示,雅芳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容化妆品公司之一,1990年进入中国,产品涉及护肤品、流行饰品、时尚内衣和健康食品等多个领域,以直销著称。

  此前,雅芳中国某省份的分公司主管在接受网易财经时曾透露,雅芳的销售额在2003年一度冲上过24亿元的历史巅峰,但其后一直下滑,近三年更是呈现每年最少同比下滑20%的态势。据内部通报的数据,2012年雅芳中国区的销售额不到10亿元。

  雅芳在中国市场的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去年,在露华浓等国外品牌退出中国市场后,雅芳甚至一度被业界认为是下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品牌。

  在化妆品营销专家张兵武看来,雅芳的衰退在于其自身营销模式的摇摆不定。“无论坚持哪种模式其实都是好的,欧莱雅做零售做成功了,安利做直销也做成功了,唯独雅芳现在面临多重困局。”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雅芳曾先后4次对销售渠道进行调整。1990年,雅芳刚进入中国时采取的是直营模式;1998年,雅芳转向零售渠道,在全国各地陆续开设了几千家专卖店;2006年,雅芳拿到中国第一张直销牌照,又开始转向“专卖店+直销”的混合模式;去年,在新任中国区总裁林展宏“再造雅芳”的主导下,雅芳又开始回归零售渠道。

  不过,业界对此做法持不同态度。直销专家龙赞认为,雅芳放弃自己优势的转型之举并非明智,很有可能无法避免退出中国的命运。另一分析人士则认为,直销模式在中国还面临着被随时收紧的可能,雅芳的做法是保险起见。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既然雅芳已经选择转型,未来就必须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建立清晰的商业模式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另一个是重新确立雅芳的品牌形象,拾回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万向击败“小超人”李泽楷竞购菲斯...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GXG爽约森马结局,敲响企业并购警钟...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