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轰动的演讲是张瑞敏在海尔集团年会上演讲的“企业如何玩转互联网”。张瑞敏深入分析:企业的互联网思维是什么?企业的互联网宗旨是什么?员工的互联网价值是什么?
当然,还有柳传志这些天接受采访时不断在提到的:“来往”出来的时间还不久,我实际用微信比较多,天天都会发,随时都在看。
这一切均源于12月12日在201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报道中雷军与格力集团董明珠的一场著名豪赌:10亿对赌小米5年之内销售额能否超过格力!此后关于雷军和小米必胜的宣传铺天盖地,震惊了几乎所有的家电大佬。
1月6日,柳传志、杨元庆亲自在CCTV上谈了五分钟联想作为老牌科技企业的创新,破天荒地谈到一款“茄子快传”的应用是联想研发的,已有5千万用户。在以事业部、销售额和利润额为考核标准的联想,像“茄子快传”这样既无销售额又无市场占有率的不起眼产品,成为2000亿销售额联想集团总裁亲自在央视上重点谈到的产品,“茄子快传”作为联想创新密码的重要代言,承载了太多!
接着几天就是关于柳传志自曝也是微信控的各种报道。
和还只是拿微信当噱头的柳传志,以及干嚎“为战胜小米五年重塑格力”口号的董明珠相比,张瑞敏则走得更快,这使得海尔集团在一个月内就在媒体界“变身”互联网公司。
12 月9日,海尔与阿里集团联合发布战略合作公告:阿里对海尔电器进行总额为 28.22亿元港币的投资。马云携手张瑞敏,试图为阿里集团开放式物流生态链打造样板;张瑞敏携手马云,在意在探索“实网 +虚网”的无缝O2O融合,打造 O2O时代的离用户最近的互联网入口。
接下去的一个月简直是属于张瑞敏和海尔互联网化的一个月,密集报道:《张瑞敏:互联网思维最大特点是零距离和网络化》、《张瑞敏:互联网思维的海尔不需要怎样的人》、《张瑞敏:互联网时代管理无标杆》…..当然最著名的还属:《南都娱乐周刊》主编陈朝华通过微博爆料:@陈朝华:海尔来信。她不和杂志硬广做朋友了。
20:50分微博最活跃时分一人爆料,接着被迅速转发1906次,并被新浪科技等官方媒体转载,第二天几乎是所有网络媒体头版讨论和争论的话题。是的,海尔不再投杂志硬广告,因为张瑞敏和海尔已经掌握了互联网时代话题争论即是新闻和最好广告的作法。
这是真正的小米、360互联网经验。翻开过去三年每天各大网站的新闻头条,不是被雷军就是被周鸿祎牢牢把控。今天是“雷军,中国的雷布斯”,明天是“雷军,不做乔布斯第二”,后天是“周鸿祎约架雷军”,要么是“众手机厂家学习小米模式”,或者是“雷军约赌董明珠”…..
雷军、小米话题炒作牢牢占领了过去三年多中国所有新闻媒体的第一版面,而12月12日以后的一个月中,雷军和小米虽然仍然在头版,但是这里悄然有一个版面属于海尔和张瑞敏,关于张瑞敏在海尔互联网转化也已铺天盖地。名人名企一直是媒体关注的重点,过去几年很少在媒体露面的张瑞敏为海尔能不落伍互联网时代,亲自登台唱戏,占足了热点。现在,媒体的评论已为:成功转型互联网的海尔集团。
我曾经在微博上做过测试,写一条赞美海尔的微博,三分钟内就会被其官微点赞问候,这一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厂家。而买海尔的冰箱,海尔到家安装的售后会给你免费测试下水质,推荐海尔的净水器。这是没完没了的海尔,交互的海尔在用户侧的具体体现。
同样在2014年1月引爆话题的是任正非与互联网。这一几个月前任正非在华为内部高管中的讲话被刻意泄漏后,里面任正非提到的一句“华为也是互联网公司”在最近半个月被几乎每日爆炒。相关文章:“任正非为何露怯:华为也是互联网公司”、“任正非的纠结与创新者窘境”、“华为任正非“神龟论”被指露怯:精神教父精神不再”、“别低估了任正非的'智慧'”….华为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已成为有版面的被炒作话题。
华为是不是互联网公司,海尔是不是互联网公司,联想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他们目前还没有足够大的市场份额,目前还不是。但是华为、海尔、联想,要成为互联网公司也并非登天难事。苹果成为互联网公司,也就是在2007年发布iphone手机后,一夜之间成为几年前风光无限的互联网企业谷歌需要奋起直追的对象。而谷歌想做一款和苹果相提并论的手机七八年过去了也没实现。
不要觉得过去一个月张瑞敏和海尔互联网思维占据话题版面是偶然,未来会更密集。绝地反击战才刚刚开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