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平台的经营模式。相比传统门店辐射范围有限,互联网的世界则是无限延展的,只要一触网,就面对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消费者,各种个性化的需求便会扑面而来。因此仅仅通过自身的商品经营和物流服务能力,是很难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线下资源优势也不能最大化的发挥效用。
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开放和共享,苏宁全面互联网化本质上就是要按照开放平台的方式把企业资源最大限度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其中包括把企业内部物流转型为第三方开放物流,全面加快建立从消费者到商户的端到端的金融解决方案和增值服务能力,以及将对大数据深度挖掘的能力向合作伙伴开放等,从而集聚品牌商、零售商和第三方服务商的资源与智慧,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商品选择、竞争性的价格比较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从而实现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整合。
在此次O2O购物节期间,我们就带动了“苏宁云台”6000余家第三方商户,涵盖了服装鞋帽、皮具箱包、日用洗护、钟表配饰、运动户外、汽车电子等20多个品类、100多万SKU,其中包括万宝龙、耐克、阿迪达斯、飞亚达等知名品牌旗舰店,一天诞生了80多个订单过万的品牌。
“一体两翼”的布局成型后,未来互联网零售业的商业模式,将从单纯的进销差价的阶段进入到以核心能力建设形成产品定制包销服务、物流供应链服务、商品和消费者数据化服务、品牌和促销的社会化推广服务,以及资金增值管理服务的多维价值创造阶段。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苏宁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在别人看来我已是功成名就,大可去享受生活,更没必要去冒险转型。但对我来说,创业是一种终身的职业,每一次转型都是一次新的创业,是研究新技术、开创新模式、追逐新目标、实现新价值的过程。
未来总是变幻莫测、充满未知,面对不确定性,我总结了一些转型与创新上的心得,相信会对大家以后的创业和职业有所帮助。
首先是要在技术的快速变化中始终把握住行业的本质。在技术飞速跃进的年代,完全追逐技术,最终可能会被眼花缭乱的新技术搞晕头;而完全拒绝技术,最终将被淘汰。技术归根结底是个工具,但每个行业都有它不变的内核,那就是如何更好地服务它的客户。比如零售业从本质上讲是从事商品流通服务,互联网带来的最大转型是提高流通效率、更好地满足顾客个性需求。在转型过程中,过去我们谈顾客是群体概念,现在有了互联网工具,我们可以把握每一个消费者的行为数据,挖掘到每个人的个性需求;过去我们讲服务局限于人与人、面对面的服务,而在互联网上,企业是全方位对消费者开放的,消费者即使不和企业的员工接触,通过参与企业的购物、支付、配送等流程,便能更深切地体验到企业的服务内容和品质。
二是转型要有超前规划,你能看多远,你的事业就会有多大。我们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要把既有的资源不断地优化和配置,来实现更高的目标。我们早期上线苏宁易购,是为了将线下资源在线上进行放大;我们现在推出O2O模式,是要将线上资源在线下兑现价值,并助推线下门店的互联网化;我们推出开放平台,是要探索全新的互联网零售模式。所有这些,都不仅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更多的是着眼于未来的布局。
三是在压力面前,需要坚持创业精神。当我们选定一个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既要有抵制诱惑的毅力,也要有经受挫折的勇气。我们企业文化中有“执著拼搏,永不言败”的信条。我们可以直面挫折,可以承认错误,但绝不轻言失败,更不容许放弃!跌倒了可以再爬起来。如果一味地求稳怕输,那就很难成功了。
很多企业之所以转型不成功,并非因为他们没看到趋势,而是无法承受短期的诱惑和压力,从而左右摇摆,瞻前顾后,不能用创业的决心去转型。放弃过去的成功很难,但有时不放弃就无法获得明天的成功。转型是掌握新工具、获得新能力的学习过程,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都是正常的,需要用时间换空间,这就更需要我们要有坚持的精神。
四是要注意节奏,谋定而后动。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生存和发展是前提,创新太早会成为先烈,太迟会被时代抛弃,只有在恰当的时候发力,方能既不伤及本身,又能创新成功。就如同转弯,一列高速飞驰的火车与一辆小轿车转弯的节奏完全不一样。小轿车可以轻松转过的弯,对于火车来说,则需要早转、慢转,急了不行,那是要翻车的。
苏宁就像一列火车,创新不能盲目冲动,一定要有前瞻性的部署和周密的模式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需要发力时,就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v五是所有的转型最后都要固化成团队的文化。因为只有文化上的转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传承,成为融入到员工血液里的基因,成为自发的、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企业处于不同的时代,会形成时代文化的印记;企业运用不同的技术工具,会形成不同思维文化的定势。所以,在互联网的浪潮下,企业文化既不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也不能全盘否定,推倒重来。互联网企业的文化特征是注重用户的体验,用开放分享的思想重塑价值链,用平等的企业氛围促进创新。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包括事业部组织变革、目标计划管理、员工内部创业机制等措施。其中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更加强调和倡导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小团队协同能力,以及自主管理目标的能力,重视以人为本,强化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驱动意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提升工作效率。
老师们,同学们,大变革的时代赋予了我们大创新的机遇,让我们中美企业、中美的市场与技术跨过太平洋走到了一起。
虽然苏宁位列中国民营企业榜首,但还只有23岁,面对庞大而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我们依然是一家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互联网零售企业。面对全球互联网浪潮,我们怀着再次创业的激情,沿着“科技苏宁智慧服务”的互联网零售转型方向,来到了美国。因为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既超越了传统实体零售的管理水平,也超越了传统纯电商平台的技术局限,是一种全新的、面向未来的、真正顺应了消费者需求的颠覆性模式,不仅在中国国内找不到可以参考的样本,即使放眼全球也难以找到成熟的榜样,为此我们决定在全球科技之巅的美国硅谷设立研发中心。今天我们来到这里,就是希望与大家一道创新,与硅谷众多顶级的高科技企业和最具创新精神的团队携手研究智能搜索、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金融等前沿技术,推动商业合作、企业并购、投资等领域在内的交流与合作,培育出更多像他们一样的未来之星。
老师们,同学们,智慧不在一个层次,较量就不在一个层次;格局不在一个层次,未来就不在一个层次。一个没有前瞻性和大格局的企业,往往会在大变局中迷失方向,遭遇大溃败。
变革是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创新是路,积跬步方能致千里,一步一个脚印方能丈量未来。生命不息,创新不止,所以在此,我也诚挚邀请各界有识之士、学界精英与苏宁一道创业,共同探索互联网的前沿课题,用我们的脚步丈量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