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经典 >> 品牌故事

网购崛起之前的美国零售业与沃尔玛崛起之路


[  中国时尚品牌网    更新时间:2013/5/23  ]    ★★★

  超市的诞生

  零售业的又一次变革是传统商铺向超市模式转型。美国第一家超市诞生于1930年,当时连锁零售商Kroger的员工Michel Cullen 公布了令人吃惊的想法。他计划将坐落于郊区的仓库直接改造成商场,因为郊区租金廉价,这种商场要比当时主流连锁商铺要大5至10倍,销售的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也更多。

  为了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Cullen决定采用现金交易、自主购物的模式,并且不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这种新型市场主要销售品牌商品,并在广告上大额投资。Cullen 当时的营销方案是将1/2 %的销售额投入品牌推广,按照今天的标准,这似乎太寒酸了,但在20世纪30年代,花费如此高昂的代价打广告是非常少见的。

  对比超市和当时主流的连锁店,Michel Cullen的理念与连锁零售商所推崇的规模效应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Michel Cullen的规模效应依托于一个个“大型”店铺,而连锁商的规模效益更多的是在其庞大的供应链上。其次,Cullen的超市选址在郊区且体型更大,所面向消费群体范围更广且难以预测,所以更适合出售知名品牌商品,这与当时主流的连锁商铺力推自有品牌商品非常不同。

  另外,超市模式可以把商品价格压得更低,对比主流连锁店铺,超市销售的同类商品的价格要低13%。

  最后,超市不像连锁商铺需要以庞大的供应链支撑,所以最先被小型企业所采纳。当时主流连锁商因担心主营业务被分流,而对该新型销售模式相对排斥。大多连锁商最初只是防御性地设立了次级品牌运营超市业务,但至30年代末,大部分连锁零售商都开始将自己的店铺转化为超市模式。

  其实超市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美国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

  1.20世纪初,汽车在美国家庭并不普及,直到30年代初,车辆才逐渐走进普通美国家庭。可以想象,若没有私家车,到郊区购物是件多么不方便的事。所以超市的诞生首先得益于美国20、30年代汽车的普及、公路的建设和交通费用的下降。

  2.直至20世纪40年代,冰箱才广泛被商家和家庭所使用。对于家庭来说,缺乏储存食物的手段意味着必须经常前往商铺,那么将建在郊区的超市作为购物目的地就不合适了。对于店家来说,无法储蓄易腐烂商品意味着必须降低此类商品的种类和数量,那么开设大型商铺就缺少意义了。

  3.超市主要销售全国性品牌商品,但若没有传播媒体,也很难出现全国性品牌。当时无线广播首先成为商家推销自身品牌的主要媒介,之后才是电视,美国第一个电视广告在1941年才出现。

  4.20世纪初期,美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这对于所有零售商来说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但郊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居民消费还主要集中在城市,所以当时发展最快的是位于市中心的百货商场,而超市腾飞的时机尚未到来。

  超市的腾飞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经过1946-1947两年短暂经济衰退之后美国经历了长达2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短短几年内,2/3美国家庭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家庭可支出收入稳步上升。

  至1960年,大部分美国家庭至少拥有一两私家车。1945年至1957年美国又迎来生育高峰,人口增长加上经济的腾飞为零售业发展创造极佳的条件。另一个显著的社会变化是50至60年代,数百万美国家庭离开东海岸向中西部迁移,使美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非洲裔美国人大量涌入城市,而白色人种大量离开城市前往郊区居住,历史上称之为“white flight”。

  美国郊区迅速得到了发展,各种服务设施和购物中心拔地而起,选址在郊区的超级市场找到了真正优势。但为了满足上层消费者购物需要,多数超市开始摒弃廉价、低端的形象,提升服务质量和店铺装潢,同时引入其它类型的销售形势和更多产品种类。到50年代末,超市已不只是单纯的食品杂货卖场,而十分类似于当今的购物中心。

  由于上述因素,美国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整个零售业市场被突然放大了,有无尽的处女地等待着被开发,商家疯狂地扩张地盘,而不需要担心同行业的竞争。同时数以万计的连锁店铺转型为更具竞争力的超市模式,以A&P为例,1933年其拥有1100家超级市场,1950年增长到4000多家。

  但进入50年代,收入增长和郊区开发为超市带来的增长空间越来越有限,大型连锁超市已经享受到规模效益并持续热衷于收购,而对于中小连锁商来说兼并成为继续成长的唯一途径。1949年至1958年,美国58家公司共收购了415零售连锁商,合计2238家门店。

  在此期间,美国零售行业进一步集中。但是联邦政府一直希望保持市场竞争,原则上反对行业垄断者的出现,所以在反垄断法案的压力之下,零售业的兼并浪潮在60年代大幅减弱。

  60年代期间,美国中产阶级扩大,居民购买力提高,郊区进一步得到开发,零售行业快速增长。排名前三的零售商A&P、Sears、Safeway中百货商场Sears发展最为迅速,而曾经的老大A&P动力不足。其原因是A&P没有紧跟在50年代大型零售商膨胀的浪潮:

  1. A&P将大量利润以股息形式变现并反对债务融资,而同时期其竞争对手在疯狂地投资以扩大规模。至60、70年代,同类连锁商店铺规模更大也更加现代化,而A&P的店铺看起来狭小而陈旧。

  2.A&P执着于自有品牌的销售,但自50年代始,全国性品牌更受欢迎,在价格上也有优势。A&P却执着地将为数不多的资金投在自有品牌的生产上。在顾客看来A&P店铺充斥着不知名的小品牌。

  

  沃尔玛的崛起

  前面我们探讨了现代零售业是如何在美国兴起的,以及随之而产生的连锁模式和超市,可以看到美国零售业态的更迭,和美国社会发展的程度紧密相关。

  而这一篇,我们将会重点探讨Wal-Mart(沃尔玛)如何杀出重围,这和社会发展固然有关,但是企业策略和科技进步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由对比图可见,Wal-Mart的竞争对手在采用新科技方面远远落后于前者。科技对零售业的影响可见一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奥康:有胜诉法律依据就选择坚持依...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做品牌传播就是在说故事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