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奥康赢欧盟诉讼费花了三四百万,提振中国制造信心


[  法制周末    更新时间:2012/11/28  ]    

  中国品牌总网讯:11月18日,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欧盟高等法院下达的判决书,最终裁定欧盟初级法院在审理奥康抗辩欧盟反倾销的案件上,个别法律条款使用不当,欠缺公正,终审判定中国奥康胜诉。这标志着中国奥康公司不仅在行政上,而且在法律上取得了抗辩欧盟皮鞋反倾销的双重胜利。

  奥康有关负责人王海龙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反倾销诉讼,奥康代价不菲。诉讼费差不多花了三四百万元。当时面对其他4家企业的放弃,奥康确实有了一些犹豫,不知道再上诉会不会打赢。但奥康的坚持最终让自己笑到了最后。

  中国企业的声音

  上世纪90年代初,部分欧洲国家相互联盟,以保护本国鞋业产业、维护价格之名,发起限制中国鞋业进入欧洲的“壁垒行动”,对中国皮鞋实行“进口配额”限制。这项决定持续了14年,直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中国对外贸易额的大幅增长,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变化多端的贸易摩擦也相伴而生。   严格来说,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调查始于2005年。这个时间正好是欧盟对华皮鞋长达10年的配额限制到期。经过近一年的立案调查,欧盟最终在2006年决定对中国及越南产的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由于这起案件在欧盟内部引起了很大分歧,欧盟成员国最终将征收反倾销税的期限由通常的5年缩减为两年。

  对绝大多数微利的中国外贸企业来说,这无疑是被对方掐住了最为紧要的命门。一项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年底,因为欧盟的反倾销关税实施,中国出口欧洲的皮鞋销售额下滑20%,直接导致20000人失业。此事件也让中国鞋企开始意识到,在市场经济面前,用法律的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将是中国企业争取平等权益的唯一途径。

  同年10月23日,奥康等5家中国鞋企上诉欧盟初级法院。这场一审官司耗时4年,其间5家企业3次应诉、抗辩。

  “反倾销躲是躲不过的,只有不满和抗议也是没有用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正面应对。”奥康董事长王振滔坦言,如果一味地默认、忍让,两年后可能会面临更高额度的反倾销税,那时中国鞋企在欧洲市场上就困难重重了。

  事实也证明,欧盟反倾销对中国鞋业的打击“立竿见影”。在欧盟对我国皮鞋正式征收16.5%反倾销税的第二个月,温州对欧盟出口皮鞋类产品共430批次、243.78万双、出口额2147.09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2.71%、37.8%和19.8%。其后,很多中小制鞋企业就已经接不到订单了。

  所以,王振滔说:“输了也是赢,赢了更赢。为民族品牌的尊严而战没有输赢。我们是为整个中国制鞋行业打这场官司的,我们是为中国的几百万制鞋工人打这场官司的,我们是为中国鞋业的明天打这场官司的。我们当然很想打赢,但就算是输了,我们也让欧盟国家听到了中国鞋企抗辩的声音,也让世界其他各国听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声音。”

  奥康坚持到了最后

  代理此案件的中方律师是蒲凌尘,他是中国打火机打赢入世反倾销第一案的辩方律师,也是中国企业在反倾销案中最早全面成功的案例——云南马龙黄磷反倾销案的代理律师。

  据他介绍,正式受理诉讼请求,只是漫长诉讼的开始,在启动诉讼程序之后,欧盟委员会和中方企业将依次进行两轮书面答辩,结束后,还有一轮口头答辩,最后再由欧盟法院在此基础上作出裁决。

  他说,欧盟委员会没有预料到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后,会有150多家企业应诉。因此其启动了WTO法和欧盟法都给予承认的抽样调查程序,抽取出口量排在前10位的企业进行调查。后140多家企业同样填了调查表,却没有被审核,直接因为前面那些企业没有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而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而这里面的问题在于,剩下的那些企业还需不需要填调查表?在反倾销调查立案时,欧委会是要求所有当事人都必须提供市场经济地位证明的,但之后又对递交了资料的后140多家企业没有任何说法。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一个上访者递交了材料,却被置之不理一样。因此,我们认为《欧盟反倾销条例》关于市场经济地位的条款和关于抽样的条款之间没有衔接,有不太完善的地方。我觉得法院对于这两个条款应该有个明确的解释。这是此案在法律上的要点,也是我们最重要的诉由,蒲凌尘说。

  同时,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从损害认定的角度来讲,欧盟也没有完全按照法律规定。审核损害的因果关系、损害的数据计算、采取的幅度、基础和所取得的数据都有问题。再者,程序上的问题,欧委会在整个调查程序中并没有向奥康、泰马或其他任何非抽样企业作出过关于“不审核市场经济地位”的书面解释,这让企业在此过程中不知所措。

  2010年4月,欧盟初级法院驳回5家中国鞋企的诉讼请求。中国政府4月8日上诉WTO,就中国诉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案提起设立专家组请求,正式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专家组审理程序。当年5月,在其他鞋企宣布放弃上诉的情况下,奥康决定继续上诉至欧盟高院。

  王海龙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谈到,奥康鞋业以国内销售为主、出口只是一小部分,而欧盟在出口中所占份额也有限,所以该案对奥康的销售本身影响并不是很大,但奥康的压力却不小。而且此次反倾销诉讼,代价不菲。

  “诉讼费差不多花了三四百万元。”王海龙告诉记者,“当时面对其他4家企业的放弃,奥康确实有了一些犹豫,不知道再上诉会不会打赢。毕竟这个案子已经耗时不断、花费巨大。另外4家企业采取最终放弃的方式其实也是感觉到胜诉无望,他们不愿意再继续投入资金和精力了。已经打了6年的官司,如果还不能打赢,值得吗?”

  “取胜的关键还是在于对初审结果的正确判断。”王海龙说,“董事长王振滔的性格有坚持到底的一面,在与律师充分沟通之后,他认为有胜诉的法律依据,就选择坚持依法抗争。”

  2010年6月,初审法院驳回奥康等5家中国鞋企的诉讼请求后,奥康正式向欧盟高等法院提起上诉。此时其他4家放弃,奥康单兵突击。

  “通过阅读欧盟初审法院的判决书,我们发现判决有失公允。”2010年5月,蒲凌尘再次来到温州,就欧盟初审法院判决的有关情况向王振滔进行汇报道,“在计算损害幅度方面,欧委会的做法实际上违反了欧盟反倾销法规的第一条;在评议欧委会改变措施方式和计算方法时,欧委会给予中方企业的评议时间不合理(5天),也不符合法规规定的10天期限。”

  “所以我们针对这些法律疑点,仍可以上诉至欧盟高等法院,请求高等法院对初级法院的审理程序进行复核。奥康仍有胜算的机会。”蒲凌尘的话正是王振滔所想:“无论结果如何我们在法律程序上要走完,这是一种做事的态度。”

  后来事实也证明了,奥康的坚持让它笑到了最后,王海龙说。

  为鞋企铺平未来法律路

  2011年3月31日,欧盟宣布从4月1日起,正式取消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高额反倾销税。这一维持了近5年之久的不合理贸易保护措施终于“寿终正寝”。

  最终,法院判决欧盟委员会赔偿奥康上诉欧盟初级和高等法院的诉讼费折合人民币500余万元。与奥康有贸易关系的进出口商可从欧盟有关方面退回6年来被征收的反倾销税。

  有关法律人士认为,奥康抗辩欧盟反倾销在欧盟高等法院获得胜诉,彻底解决了这场官司相关的法律问题,为中国鞋企未来面对反倾销等国际贸易争端问题找到了相关的法律依据。

  蒲凌尘强调,如果说某一种产品的出口量过大同时价格又低,就容易诱发国外贸易壁垒的限制。价格过低同时销量过大,导致进口国产业损害,进口国就有可能对你的产品采取措施。而背后不排除政治原因,有长线的政治原因,也有短线的政治原因。长线政治原因表现在法律上,比如说在主要的发达国家包括印度等某些发展中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样,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过程中就会遭遇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你的产品成本和内销价格这些国家是不承认的,也不依此来取证比较计算。进口国只取我们出口企业的出口价格,而在反倾销案件中如果没有自己的成本价格去比较的话,这实际上等于是缺了一条腿。

  王海龙对法治周末记者说,这个案子的难点在于对于欧盟相关规定的解读,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奥康方面对世贸规则的认知在理解上是存在一些盲点的。

  “奥康为行业而战,值得尊敬。外国反倾销末必也都是坏事,也倒逼了中国企业产业结构的改进,产品质量的提升。”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事实上,即使在欧盟内部,许多有识之士也对欧盟的明显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提出批评。英国商务大臣曼德尔森年初就表示,延长针对中国和越南鞋类产品的反倾销关税,有可能损害欧洲与这两个国家的长期商务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输欧皮鞋遭反倾销措施案”能否通过中国官方与民间的共同努力,合理运用现行国际规则,打破发达国家不断酝酿升级的贸易保护思潮和行动的无形壁垒,将是未来一年内最大的看点所在。

  中国皮鞋欧盟遭遇记

  1995年至2005年,欧盟对中国出口皮鞋实施长达10年的配额限制。

  2004年9月17日,西班牙东部城市埃尔切发生“烧鞋事件”。

  2004年12月,意大利制鞋协会正式向欧委会提出申诉,要求针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所有鞋类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2005年6月30日和7月7日,欧盟委员会对我国劳保鞋和部分皮鞋实施反倾销立案调查。

  2006年10月7日,欧盟正式启动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产品实施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

  2006年10月17日,浙江奥康等5家企业,就欧盟对中国皮鞋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不合理为由,在欧盟法院提起上诉。

  2008年10月2日,欧盟委员会宣布,由于启动了对中国和越南皮鞋的反倾销复审程序,欧盟将暂时维持对这两个国家生产皮鞋的反倾销税措施。这项决定意味着,欧盟从2006年正式对从中国进口的皮鞋及童鞋征收为期两年的16.5%的反倾销税将再延长12至15个月。

  2009年12月22日,欧盟决定将反倾销措施再次延长15个月。

  2010年3月15日,欧盟法院判决5家中国鞋企败诉,相关企业表继续向欧盟高级法院上诉。

  2010年4月20日,中国驻世贸组织代表团正式要求世界贸易组织设立专家组调查欧盟对华皮鞋采取的反倾销措施是否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SUNING苏宁“超电器化”战略提速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京东金融服务意在揽络商户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