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
行业集中度低。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零售额数据显示,2008-2010年女装市场前十家企业的市占率在25%左右(前二十的企业市占率约在35%附近),而其他服装品类中,童装、女性内衣、男裤、羊毛衫、男衬衫、男西装的市占率分别为:40.8%、60.57%、35.44%、36.17%、40.44%、33.10%。2011年,女装市场前十品牌的市占率提升到28%左右,但与其他品类相比,仍偏低。
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品牌服装零售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其中女装企业已超过2万多家。以高端女装品牌为例,近几年高端女装品牌市场前十的公司集中度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排名第一的品牌市占率在降低,08年排名第一的宝姿市占率5.91%,11年排名第一的宝姿市占率降到2.99%,且从第二名到第十名的品牌并不稳定,更替频繁。
品牌女装定位趋同,面临“淘品牌”、境外品牌的竞争
个性不突出、定位趋同。国内品牌女装区域色彩突出,有汉派、杭派、京派、粤派等风格,但终端渠道实现全国布局的较少。目前在品牌设计、定位上成效较为明显的国内高档女装品牌有港股上市的宝姿和A股上市的朗姿股份。宝姿的国际化和规模扩张较为到位,朗姿以个性化设计能力突出,但与男装品牌相比,收入规模普遍偏小。
面临来自“淘品牌”、境外品牌的竞争。电商模式由于省略了中间环节的成本,加上快递物流的高效率带来的便捷,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也进一步减低了行业的进入壁垒,每年有众多个人或小公司以电商渠道涌入女装行业。保守估计淘宝、拍拍、银泰等电商网站的B2C女装“淘品牌”数量接近500个。消费趋势呈现境外品牌为主,强调个性化、时尚化
由于大中华区市场强劲的消费增长前景,从定位高端的奢侈品到低端的快时尚品牌纷纷加大力度布局中国市场,截至2011年底,ZARA(拓展选址信息)、H&M、C&A、GAP、Uniqlo在华门店数分别达到了92、77、36、13和113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此外,国外的快时尚品牌向二三线发展的趋势明显。
运作模式:产业链、供应链、渠道模式、产品策略
我们从产业链、供应链、渠道模式以及产品策略等方面对品牌女装企业进行总结分析。目前A股、港股上市品牌女装中,快时尚品牌商多数采取轻资产的路线,而高端女装品牌则倾向于拥有部分精品产能;供应链信息化建设方面,国内品牌女装正进行中;渠道结构中,因高档女装品牌渠道以中高档商场为主,直营占比普遍偏高。
快时尚女装品牌则加盟为主;产品策略中,多品牌是品牌女装普遍采用的策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