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人蜿蜒辗转地为求一张银行牌照而不得时,马明哲却注销掉2家银行牌照。马明哲为什么如此挥霍?
199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对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页管理”的原则。
在这种基调下,尽管马明哲意识到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的趋势,但却不敢直接将金控集团的设想摆上台面。“如果提得这样明确,和主调唱反腔,你根本都不能够存在,更别说达到目的了。”与马明哲共事22年的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说。
但是,最终马明哲还是打造了混业经营的平安金控集团,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牌照一个不落。
是谁在为马明哲让路?
2008年,香港媒体报道称,中国平安集团在2004年H股上市期间,曾向国家领导人及其亲属赠送股票或贱卖股票。而上市所募资金,正是平安收购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
“我们对这种言论非常愤慨,这是一种恶意诽谤。中国平安自成立到现在20年来,从来没有向任何领导或领导亲属赠送或低价销售股票,所有都是非常公平的,从来也没有赠送任何一毫一厘的股票。”马明哲在2008年7月17日中国平安的股东大会上说,“平安上市在十年前就开始准备,一切上市运作都是按照法律和法规严格要求。”
如果没有人让路,那么谁在为马明哲开路?
马明哲第一个开路人,非1993年入股平安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莫属。在国际股东的引导下,尽管彼时平安还是一家单纯的商业保险公司,但是马明哲已经意识到,打造综合金控集团才是平安未来之道。
“枪打出头鸟。你要是随大溜吧,也没什么压力。但是你要想有所作为,走到大溜前面的话,社会上就会有不同的看法。”马明哲说。
马明哲真正的开路人则是平安1998年引入的“外脑”——麦肯锡。这一年的平安全国工作会议上,马明哲提出了四个问题:“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我们应走哪条路?我们如何到达?”
随后,麦肯锡为平安做出了金控集团的详细规划。“为了跟麦肯锡衔接,我们公司设立了发展改革中心,是我们的发改委,我们戏称‘小麦’。”马明哲说,“我们从各个单位里面抽最优秀的人,跟麦肯锡一起做完方案。‘小麦’里面主要的领导都是从麦肯锡来的。”
此后,包括前平安集团总经理张子欣在内的多为“麦肯锡人”,都成了平安的人,负责执行金控集团的战略。
而正是凭借金控集团战略的执行力,平安从新桥手中接过了深发展的控股权。“深发展收到了一些潜在投资者的投资意向,平安是非常强劲的潜在投资者中比较坚定、确切地提出了投资建议和计划。”新桥时代深发展董事长纽曼表示。
马明哲另一个开路人则是深圳市政府。“平安是深圳的纳税大户,为了留住平安,深圳市政府在观澜给平安批了一大块地建平安大学,福田中心区正在建设的平安金融大厦的地块也是专门给平安留的。最重要的是,深圳本地两家银行都给了平安。”平安集团内部人士表示。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因为与广东省政府关系没有那么密切,加上报价过低的原因,平安只能在2006年目送广发银行(微博)落入花旗之手。
第三代平安银行的能量和阵痛
我们自然知道,现在给马明哲算出银行资产的账单,还为时过早。
因为过去两年平安不计成本地收购深发展,而两行整合刚刚完成,业务拓展正在起步阶段,新的平安银行与5800万保险客户的协同效应一旦体现,将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这一点,早已在第二代平安银行(深商行)身上得到应验。
2007年和2008年,平安银行83%和50%的信用卡销售都来自于平安集团的交叉销售,存款和贷款业务的5.3%和12.3%也都来自平安集团。作为城商行,平安银行(深商行)因为集团的交叉销售,信用卡业务已经超过很多股份制银行;总资产从2006年的821亿,增长至2011年的2842亿。
“平安给我们带来了银行最重要的两样东西,资本金和客户。以前我们要自己去找客户,现在海量的平安保险客户摆在面前,我们甚至有点消化不良。”
新平安银行董事长肖遂宁表示,“此外,平安有强大的后台IT系统、全国销售网络和电话营销服务,给深发展零售业务带来很大的帮助。”
深发展对平安保险客户交叉销售以来,仅2011年下半年,深发展平安人寿(微博)联名信用卡发卡量就超过80张,超过深发展所有信用卡新发卡量的一半。
新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透露,2012年以来,交叉销售每个月会给信用卡带来25万-30万的新客户。同时,新平安银行将与平安信托合作,发展私人银行高端客户服务。
安信证券分析师杨建海表示,“中国平安凭借丰富的个人客户基础和管理经验,助力深发展开拓其零售业务。平安将可能撼动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格局,若干年后挑战招商银行(10.02,0.02,0.20%)的零售银行地位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两行整合时,深发展便提出“最佳银行战略”,而目前这一战略的落点正是零售业务。
“5年后不成最好零售银行,我会失望的。”理查德·杰克逊表示。
在公司业务方面,平安拥有客户超过200万。“未来几年将在这些客户中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业务和供应链金融业务。”理查德·杰克逊说。
然而,万事都有另一面。在金控体系之下,银行与集团也会产生冲突。
“我们的业务方案都是以银行利益最大化为导向的,但很多做法经常会被集团否决,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集团利益。”原平安银行(深商行)内部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而据平安某保险销售中层透露,同样是销售深发展平安人寿联名信用卡,保险销售人员的提成远高于银行客户经理,导致银行工作人员很大的不满。
对此,新平安银行董事长肖遂宁表示,这种阵痛是很正常的,并用牙齿和舌头来形容集团与银行的关系,“牙齿有时候也会咬舌头一口,但它们还是会和谐共存的。”
000001私有化?
随着“000001深发展A(15.20,0.05,0.33%)”变为“000001平安银行”,深圳“老五股”如今只剩下“000002万科A(8.62,-0.08,-0.92%)”,000001的代码下一步是否能保住,揪动着万千老股民的心。
针对深发展是否私有化退市的问题,2010年两行整合方案公布时,时任平安集团总经理张子欣就表示,未来中国平安和深发展双方都会保持上市公司的地位,目前没有任何想法来改变双方都作为上市公司的现状。
2012年2月8日,马明哲也在中国平安的股东大会上表态,“深发展即便整合完成,将继续保持上市地位不变。”
尽管如此,但马明哲的上述表态与平安集团的战略却是相违背的。
2003年重组之前,针对平安集团“混业经营”还是“分业经营”,马明哲一直与监管部门使用“拖”字诀。“如果监管部门不按我们的想法来批的话,我们就一直拖。”孙建一说。
最终,国务院给平安批了16个字:“集团控股,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整体上市。”
马明哲认为,“(16个字)是很精彩的。这就把平安的整个体系归纳了一下。”而且,马明哲也一直以此作为集团的战略定位。中国平安2004年H股上市和2007年A股上市,均采用集团整体上市的办法。直到2009年中国平安的股东大会上,马明哲还一直强调上述16字方针。
所以,平安集团私有化深发展一直是市场所担心的。
同样担心的还有新平安银行(深发展)董事长肖遂宁。作为深发展元老人物,肖遂宁在8月2日深发展更名平安银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感慨万千,“平安来了,这个市场曾经有过一些担心、关心,担心深发展一路走来面临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机构整合的情况,关心深发展的员工和经营能否在平安集团的帮助下走得更稳健。”
而面对理财周报记者抛出的“平安集团是否会进一步增持新平安银行的股份,甚至是私有化”的问题,肖遂宁与理查德·杰克逊四眼相望,给出了一个令人寻味的答案:“作为上市公司,涉及到股权变更的信息,目前该公布的已经公布了。这个社会在进步,在变化,在未来的时间里会怎么样,我们只能期待。”
显然,并购,对深发展而言已经结束,但对平安集团而言,也许又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