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高明最近的看房经历,他深刻感受到了楼市交易的火爆,已开始催动房价上涨。“最火爆的是二手房,有一次上午去问总价才120万,下午再问业主就涨到了125万。”
疯狂的网签记录
在恐慌性购买推动下,楼市成交已经在多月保持高位,即便是传统的淡季。
虽然7月北京新建商品房网签量为17178套,环比下降16.24%,但新建住宅(含保障房)仍处于回升通道。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北京7月成交新建住宅11959套,与6月的11983套基本持平,只微降0.2%。比去年同期上涨30.9%。目前成交量已经连续3个月突破1万套。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常清称,市场因素对于购房者心理预期影响越来越强,成为左右当前新增需求的主因。连续几个月成交量的高位增长,市场热销项目的优惠取消,央行连续降息以及地方调控频现松动,都会导致部分购房者由于害怕“房价上涨”而入市。尤其在7月上半月,日均成交量竟高达440套。
成交量的上涨必然带来价格的不断反弹。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去年10月至今入市的项目,在6月和7月都有成交的有123个,价格涨幅在5%以上的有26个,占比为21.1%(其中包含8个别墅和高端项目),而均价降幅在1000元以上的仅有14个。二手房价格上涨更为明显。据统计,7月全市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为23210元/平方米,今年首次超过23000元/平方米,成交均价同比下降约8%,但环比继续小幅上涨。
另外,网易房产数据中心在“2012网易房产新品发布会暨邮箱置业信心颁奖晚宴”上发布数据称,今年1 月-6 月北京市网签成交套数为32460套,同比2011 年同期的23023套,涨幅达41%。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房成交价也于6月突破2万元大关。
6月以来,商品房库存量不再像往常一样增长。8月1日,记者登录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发现,北京市目前可售住宅仅82040套(包括期房和现房)。该库存标准甚至低于2009年“抢房时代”的库存数量。
成交大幅增长,库存不增或减少,令房价反弹的压力越来越沉重。
7月31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专题报告《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研究》指出,2012年上半年商品房潜在存销比为低于2011年,从对2012年全年土地购置与商品房销售的预测值来看,易居预计2012年末的潜在存销比将持续下行,这就意味着2013-2014年商品房供应偏紧,如果需求持续释放,则房价上涨压力较大。这些潜在存货压力偏小、房价反弹压力偏大的城市包括,广州、乌鲁木齐、北京、成都、厦门、西安、南京、宁波等。
一位正在进行上报取证工作的项目负责人透露,针对目前楼市回暖的趋势,北京市住建委已开始动员开发商尽量选择工作日开盘,以避免热销楼盘周末开盘引起过多关注。另外,据该人士称,建委还在严格管控项目价格,要求报价不得超过区域最高系数。由于中央督查组这几天正在北京市督查调研,售价较高的项目估计按时拿到销售证的可能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