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向于细分市场,做个性化导购的邵怡蕾认为:“对于一个女生来说,需不需要一个个人形象顾问,一个购物指导,从调研的情况来说,几乎90%的人需要。”
邵怡蕾认为,如果网购用户的年龄为19岁~45岁,没有一个导购网站可以覆盖到这个年龄段的任何一个用户,任何一个导购网站都有一个核心用户群,然后满足这个用户群的刚性需要。“对一个19~23岁的女生来说,她需要的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平台,可以买到很多性价比高的东西;对于30岁左右的女性来说,她没有那么多时间逛,就需要被推荐喜欢的风格、适合的商品,提高购物效率。”
不管是从市场的广度还是细分的深度,导购网站运营者都对自己面临的市场充满信心。但第三方机构的观点却没有如此乐观。
“导购网站目前市场空间有限,现在市场里能形成一定的用户黏性,但是很难复制到其他的品类和用户群体。”易观国际电子商务分析师陈寿送认为,现在导购网站做得比较好的是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导购,集中在服装品类里,其他用户群对于这种模式的接受度不是很高,其他品类也一样,总体的市场空间还是偏小。
深化导购还是缩小市场?
在网上商品爆炸的时代,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催生了电商导购这个中间业务,实现买家与卖家之间的高速匹配。
“对买家来说,导购网站的好处是提高效率,对于卖家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卖家重合到同一个领域,在互联网上的广告成本会越来越高,如果卖家能把广告精准投到某个用户群,转化率就会提高,利润也会较好。”邵怡蕾认为,个性化导购有利于电子商务时代买卖双方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她看好个性化导购的前景。
“导购网站用久了之后,经常添加喜欢,再关注一些喜欢的人或杂志,时间长了网站会自动给你推荐适合你口味的商品。”来自上海的王小姐认为,培养起被导购的习惯,收藏越多,喜欢越多,网站推荐的商品也会越接近自己的口味。
个性化导购、细分市场导购等深度导购的需求是否就是导购市场发展的方向?做深意味着做大吗?陈寿送认为:“其实现在的导购网站已经融入个性化元素了,所谓个性化元素已经是‘美丽说’、‘蘑菇街’等导购网站的特质,再个性化,会把这个市场做得更细更窄,空间就会更小。”
在现有的导购市场,移动导购软件也不在少数。是否移动化会是电商导购行业的下一个发展领域?
陈寿送认为:“无线化、移动化的导购要看品类,有一些品类的交易和用户的位置属性可能会有强相关性,像生活服务类的产品,它的移动化可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绝大部分的品类,比如服装、化妆品,对于终端移动性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随着碎片时间的增多,在碎片化时间里运用移动终端获取信息已经是现代人的新生活方式。陈寿送认为,在碎片化时间里运用导购终端也许大有人在,但主要是浏览、标记,使之成为导购体系的重要部分,不是每个用户都通过它购物,这只是一个阅读的习惯。
现在谈风险还太早?
有商业就必然存在风险,但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消费者使用导购网站面临的风险不好说,而现在时点看来,风险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现在绝大部分导购网站是给淘宝等较大的店铺做推广。虽然目前导购媒体比较火,但整体流量还很小,牌子没有做大,没有很大的利益在里面的话,风险问题也不会明显浮现出来。”陈寿送认为,以后要是导购网站流量占到淘宝交易量5%~10%的交易规模的时候,就可能有风险,现在谈风险还太早。
阎永斌表示:“目前导购网站没有涉及下单环节,所有购物行为都是在淘宝网、亚马逊、当当网等下单。如果有风险,应该是发生在购物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