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智能手机鼻祖黑莓帝国陨落:黑莓品牌或将消失


[  北京商报    更新时间:2012/7/20  ]    

 

  另一方面,管理层的混乱也严重拖累了RIM。此前,该公司一直由两位CEO联合执掌大局,他们对公司发展战略有不同的认识,在管理路线上互相掣肘,甚至很少同时出席公司活动,而两人的解决方案也大相径庭。

  比如拉扎里迪斯主张推出新的黑莓操作系统,而贝尔斯利则试图走上授权自有技术的道路。后来RIM又做出一系列自乱阵脚的行为,让黑莓Mobile Fusion同时支持iPhone和Android设备。这一举动无疑让RIM放弃了自己的核心资产,也放弃了利用操作系统形成独有竞争壁垒的可能性,并为RIM带来了更加负面的影响。这样的局面,直到今年1月海因斯的上任才得以终结。

  此后,谷歌和微软都给了RIM机会,业界也呼吁黑莓手机转投Android或是Windows Phone平台,不过碍于面子,在做过短暂考虑后,RIM还是放弃了改变系统的决定。

  海因斯明确表示不希望RIM进入一个自己无法完全控制的商业领域。“我们并不太重视进入其他开源操作平台的建议,尤其是仅仅作为一个生产商,并被告知这个你不能做,你只能做那个,那么潜能的差异化该如何体现?增长的潜能该如何体现?我个人不认为进入其他操作平台就能够给RIM和其股东带来可观的股息收入。”他说道。

  有专家指出,失去创新能力是RIM被竞争对手远远抛在身后的真正原因。RIM的错误在于在大方向上从来没有认识到手机作为一个入口,可以做得更多。同时,管理层之间的争斗也增加了内耗。没有鼓励创新的机制,当中层员工处于随时会被裁掉的边缘时,保住饭碗不出大错就比什么都更重要。而中层员工本应该是创新的推动器。

  出售还是转型

  对于未来,一直想东山再起的RIM却因迟迟没有明确战略目标而让业界对其前景有了不同的猜测,抑或出售?抑或转型?抑或死去?

  前不久,有消息称,RIM正在考虑将公司一分为二,把手机部门从其信息网络部门分离出来,并且出售黑莓硬件业务。另一种计划是公司保持完整,但将股份出售,而潜在买家是微软。

  通信世界网总编辑刘启诚认为,与微软合作能得到的好处是有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注入。但是这样一来的话,RIM原有的手机业务就会受到冲击。同时也要吸取诺基亚的教训,不能轻易放弃自家的系统。而对于出售手机部门,此举可以效仿此前的摩托罗拉。或许拆分手机部门然后高价出售就是海因斯所说的RIM新发展战略。

  但对于这些猜测,RIM则称更希望依靠自身力量渡过难关。可就在黑莓10推出的消息出来后,业界对RIM“自力更生”的做法一片看衰。很多分析师认为,黑莓10发布时间太晚,容易导致RIM的许多用户都在此空档区转投苹果iPhone和谷歌Android的阵营。而消费者也已经厌倦了继续等待BlackBerry 10系列智能手机,因此RIM很难借此逆转局势。

  除了出售,有另一种声音则是转型。正如加拿大财政部长所言,RIM需要自己想出办法并选择自己的道路。如果RIM及时认清自身衰败的原因及目前的市场形势,丢弃旧观念创新技术,并能对市场未来前景做出准确的预判,或将开拓出一条复兴之路。

  有分析人士认为,传统上RIM是一家软件、硬件和服务一手包办的公司。在系统和硬件越来越缺乏竞争力的情况下,抛掉硬件制造部门转型为企业级服务提供商不失为一个选择。

  据悉,这一选择有IBM(微博)成功的榜样在前,而RIM也一向以企业级的邮件推送和数据加密等服务闻名。事实上,RIM也确实在做出这样的尝试。今年4月以来,RIM花了很大力气推进跨平台企业管理服务BlackBerry Mobile Fusion在全球范围内的采用。

  然而在这个方向上RIM也是困难重重。根据最新的财报,2013财年第一财季RIM的利润构成中,硬件业务占了59%,而服务只占36%。如果RIM希望专注于企业级服务,则不仅要面对剥离硬件业务带来的大量裁员和利润流失,还要面对竞争对手的全面阻击。此前,微软在Surface和Windows Phone8两场发布会上都强调了产品的企业级应用和可靠的企业服务,而苹果也长期在官网推广其产品的企业应用。

  到底是转型还是出售,RIM没有明确答复,业界也没有统一定论。项立刚表示,支持出售做法,如果现在不卖掉,以后就更难卖掉了。而王颖则认为,企业要紧跟市场的变化,改变自身的产品预期,并且越快越好。手机行业是瞬息万变的。如果没有及时转型,恐怕很难补救。

  不过,不论是转型还是出售,RIM都面临着不小的难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决策上继续迟缓下去,RIM离死去或许真的不远了。

  据福布斯预测,随着黑莓市场影响力的急剧下滑,潜在收购者也面临两难,继续沿用还是打造全新的品牌将是个大问题,黑莓品牌或将在2015年消失。商报记者 吴辰光/文 田艺/漫画   田艺/制表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2012空调市场 一线品牌海尔增...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New iPad今内地上市,苹果遭遇...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