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差评师“钱里寻钱”分析,成交量低、信用值低的新店,最容易成为职业差评师“狩猎”的对象。成交量不大的店铺,几个差评就能把99%的好评度直接拉低成96%,这种效率让以信用评价体系为支撑的淘宝网络购物中,卖家不得不万分重视,从而掏钱就范。
一些运输中可能会破碎的东西、山寨产品、以及违反著作权的产品,都是“职业差评师”眼里最可口的“肉”,哪怕是皇冠店家,只要有这类产品出现,都很容易遭到“职业差评师”围攻。皇冠店家出了问题,在职业差评师眼里,是最肥的肉。
多次敲诈勒索
将处3年以下徒刑
重庆汇聚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明海表示,这种以敲诈勒索为目的的恶意差评行为,公安司法机关可对其进行刑事处罚。
一些差评师也对自己靠敲诈牟利的模式开始感到担心。原本敲诈勒索罪数额的认定标准以1000元为起点,而在2011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做了重新界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据悉,淘宝网数月前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掌握了大量恶意差评师的作案证据和相关信息。日前锁定了一份300多人的重点对象名单。其中,广东省的恶意差评师占近20%。接下来,淘宝网将联合受害卖家,通过法律武器追究这些恶意差评师的责任,还被敲诈的淘宝卖家一个公道。
2分钟卖完50瓶祛痘膏
重庆卖家:“遭了!”
10日晚上9点,淘宝卖家“兰妃花”正在给3岁的女儿讲故事,突然听到电脑上传来“叮咚”的淘宝消息音。这个声音她很熟悉:“是有买家拍下货品的声音。”
“兰妃花”本打算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完,再去处理订单。哪晓得“叮咚”声连续响了好几次,到后来响得让她都坐不住了。
“兰妃花”冲到电脑前一看,自己网店里的明星产品“中药祛痘膏”,在2分钟内被同一个人拍下了50瓶,网店库存为“0”,产品自动下架了。
要说2分钟内卖出50瓶单瓶价值139元的“中药祛痘膏”,这事应该算是卖家高兴的事吧,但“兰妃花”心一沉:“我就知道,糟了,终于遇上了。”
“兰妃花”飞快地用QQ号码加了对方,果然连续拍下她家产品的,就是传说中让淘宝卖家恨之入骨的“职业差评师”。
遭遇“职业差评师”后,“兰妃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不搭理,但是自己的货品一旦下架,其他的买家在淘宝上就不可能再搜索到自己的产品;不搭理严重的还有另外一个后果:“他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产品问题,然后给差评。”
还有一种选择,就是谈判:“他跟我要了30块钱。”卖家“兰妃花”忍气吞声地给了,临走时这个QQ名就叫“职业差评师”的人对“兰妃花”说:“亲,不要投诉我的支付宝哦,否则我狂开小号,您就不要在淘宝混了哦。”
“兰妃花”这30元钱给得才叫憋屈。她通过支付宝把钱打给对方之后,狠狠在QQ上留言:“以后再不见!”